2015年造價工程師正在備考,整理“造價工程師《工程計價》經典真題”供大家參考使用!
查看匯總:
(2012年真題)
1.下列工作內容中,在選擇工藝流程方案時需要研究的是()。
A.主要設備之間的匹配性
B.生產方法是否符合節能要求
C.工藝流程設備的安裝方式
D.各工序間是否合理銜接
【答案】D。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工藝流程方案選擇。選擇工藝流程方案的具體內容包括:(1)研究工藝流程方案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程度;(2)研究工藝流程各工序間的合理銜接,工藝流程應通暢、簡捷;(3)研究選擇先進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額,提高收效和效率;(4)研究選擇主要工藝參數;(5)研究工藝流程的柔性安排,既能保證主要工序生產的穩定性,又能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使生產的產品在品種規格上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2.在國外項目投資估算中,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可套用相近規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的投資額。以上投資估算方法適用于()階段。
A.項目的投資設想
B.項目的投資機會研究
C.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D.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
【答案】B。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投資估算的階段劃分與精度要求。項目的投資機會研究時期應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故可套用相近規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要的投資額。
3.2006年已建成年產20萬t的某化工廠,2010年擬建年產100萬t相同產品的新項目,并采用增加相同規格設備數量的技術方案。若應用生產能力指數法估算擬建項目投資額,則生產能力指數取值的適宜范圍是()。
A.0.4~0.5
B.0.6~0.7
C.0.8~0.9
D.≈l
【答案】C。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生產能力指數法的應用。若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規模與擬建項目生產規模的比值在0.5~2之間,則指數χ的取值近似為1。若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規模與擬建項目生產規模的比值為2~50,且擬建項目生產規模的擴大僅靠增大設備規模來達到時,則χ的取值約在0.6~0.7之間;若是靠增加相同規格設備的數量達到時,χ的取值約在0.8~0.9之間。
(2011年真題)
1.下列市場情形中,會對擬建工業項目產生不利影響的是()。
A.項目所需投入品出現買方市場
B.項目產出品出現賣方市場
C.項目產出品的替代產品出現
D.新競爭項目遭遇資金短缺.
【答案】C。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市場風險分析也是確定建設規模的重要依據。市場風險主要包括技術進步加快,新產品和新替代產品的出現,導致部分用戶轉向購買新產品和新替代產品,減少了對項目產品的需求,影響項目產品的預期效益;新競爭對手加入,市場趨于飽和,導致項目產品市場占有份額減少;市場競爭加劇,出現產出品市場買方壟斷,項目產出品的價格急劇下降;或者出現投入品市場賣方壟斷,項目所需的投入品價格大幅上漲。這種激烈價格競爭,導致項目產品的預期效益減少;國內外政治經濟條件出現突發性變化,引起市場激烈震蕩,導致項目產處品銷售銳減,或者項目主要投入品供應中斷。上述情況的出現,均影響項目的預期效益,制約項目規模合理化的制定。
2.關于項目建設地區選擇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是()。
A.應將項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等距離范圍內
B.各類企業應集中布置,以便形成綜合生產能力
C.工業布局的集聚程度越高越好
D.相應的生產性和社會牲基礎設施相配合,以充分發揮其能力和效率
【答案】D。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建設地區的選擇。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建設地區的選擇要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1)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的原則。這一原則并不是意味著項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的等距離范圍內,而是根據項目的技術經濟特點和要求具體對待。(2)32業項目適當聚集的原則。集聚效益形成的客觀基礎是:第一,現代化生產是一個復雜的分工合作體系,只有相關企業集中配置,才能對各種資源糯生產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綜合生產能力,尤其對那些具有密切投入產出鏈環關系的項目,集聚效益尤為明顯;第二,現代產業需要有相應的生產性和社會性基礎設施相配合,其能力和效率才能充分發揮,企業布點適當集中,才有可能統一建設比較齊全的基礎設施,避免重復建設,節約投資,提高這些設施的效益;第三,企業布點適當集中,才能為不同類型的勞動者提供多種就業機會。但是,工業布局的集聚程度,并非愈高愈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