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已經結束,但考生和家長仍然難以松懈,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高考后的另一道“關卡”——填報志愿。
“志愿到底該怎么報啊,怎么感覺沒地方下手?”最近幾天,不少家長想趕快進入填報志愿的準備階段,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在填報平行志愿時,從往年情況看,有些考生沒有針對自身學習成績進行準確定位,也沒有考慮所填報院校往年的錄取情況,完全依照自身的興趣愛好填報了3所志愿院校。結果或者過高估計了自身實力,或者所填報的3所志愿院校都處在同一層次上,使考生有可能因3所志愿院校的錄取條件都不滿足,從而影響了檔案投遞,形成“死檔”,錯失一次錄取機會。
還有的考生沒有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填報平行志愿,而是把往年錄取分數較低的院校填在前面,把分數較高的院校填在后面。這樣,即使考生的高考分數達到了后面院校的錄取提檔線,實際錄取時也只能按照調檔順序從前面的院校錄起,致使出現“高分低就”的情況。
因此,建議填報平行志愿時,考生要結合自身學習成績準確定位,按照“沖”、“穩”、“保”的原則,將3所平行志愿院校適當拉開梯度。A志愿按照“沖”的原則,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于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但不能脫離實際隨意填報,也就是說A志愿院校應是考生“跳起來夠得著”的院校。B志愿按照“穩”的原則,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與自身成績相當或略低的院校,應該是考生報考把握較大的院校,以求穩妥。C志愿要按照“保”的原則,可挑選一所保底的院校,確保考生檔案不會因為無法投出形成死檔,以免影響在本批次的一次錄取機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