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高考落下帷幕,今年高考試題的最大特點就是考試內容更加側重基礎能力的考查,更加回歸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難度普遍下降,突出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色彩非常濃厚。針對這種調整,即將升入高三的備考生該如何科學合理地復習準備?北京十二中高三教師姜政表示,為適應高考新的命題變化,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牢基礎、梳理知識、突出主干。基礎知識與主干知識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題,今年命題的這種指向更加突出,所以在一輪復習中學生要抓住基礎不放松,要學會主動跟上老師的復習節奏,強化基礎知識的積累。”
案例
讀者秦女士:我兒子明年高考,我最近了解到,今年高考普遍分數都比較高,各種媒體報道也說今后高考的方向就是考查核心主干知識,遠離偏題難題,不知道孩子在高三這一年應該怎么準備?如何能夠科學合理地提高學習成績?
專家觀點
北京十二中高三教師姜政:為適應高考新的命題變化,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牢基礎、梳理知識、突出主干。基礎知識與主干知識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題,今年命題的這種指向更加突出,所以在一輪復習中學生要咬住基礎不放松,要學會主動跟上老師的復習節奏,強化基礎知識的積累。要“細水長流”,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進行復習,不可一曝十寒。基礎知識又是能力提升的源頭活水,如果沒有了基礎知識作保證,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同時,在突出主干方面,學生要學會區分主干知識和一般性知識,突出對主干知識的學習投入,這些主干知識往往是構成學科體系和學科思想的核心,也是考試能力遷移考查的主要命題方向。對于主干知識掌握要準確,記憶要熟練,遷移要迅速,應用要靈活。
此外,高三學生最寶貴的是時間,減少無效勞動,提高學習效率是關鍵。課堂對教師是教學的主陣地,對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因此要學會利用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最主要的是學會聽課,減少聽課的無序性和盲目性。聽課的重點應放在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和簡單的結論,應該更加注重老師講課的線索和脈絡。
同時,還要重視和選擇課后作業。作業是對課堂知識檢測的主要手段,但要把它理解成只有這樣的功能就不全面了,作業同時還有深化理解知識、體會知識點的命題方向、延伸思維角度、展示命題思想等作用。重視課后作業是必須的,但是由于學生時間有限,有些學生為完成作業而花費大量時間,甚至出現抄襲等現象,這就完全失去了作業的意義,所以學生要學會選擇,對于重復知識考查的作業可以選擇少做甚至不做,但對于有創新思維帶動能力提升的題目不僅要做而且要精做,要盡可能研究試題,把命題的角度、考查的知識、延展的方向、思維的方式都要研究透,這樣才能舉一反三,達到作業的目的。
2013年北京卷充分回歸了主干知識的考查,應該說是在減輕學生負擔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面對試題的變化,在應考策略上更應該回歸基礎、回歸主干,解放學生的時間,還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更多學生感悟學習的快樂,創造性學習,主動學習并學會終身學習才回歸到教育本身的魅力,也必然是高考的價值取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