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北京大學等各大有資格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紛紛發布了2014年高水平運動員招生簡章,新一輪體育特長生進入高校的競爭即將開始。但就在本月中旬,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在第11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作報告時透露,2012年四川大學擬錄取的幾名高水平運動員被發現其一級運動員證書作假,取消其錄取資格。
在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時,難免有人愿意鋌而走險,但由于各高校把關日益嚴格,且“高水平運動員”需要為各高校的高水平運動隊服務,因此“投機取巧”的成功率并不高。但對于僅把體育特長當作加分籌碼、鮮有專業競技任務的另一群“體育特長生”而言,“體育尖子生”的頭銜既成為他們在高考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優勢,又成為讓他們近年來被“造假”、“替考”等丑聞纏身的名號。
2010年11月,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等5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和進一步加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對體育特長生高考加分項目進行了調整:能加分的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最多只有10項,由8個全國統一規定認定項目和兩個各省(區、市)自選項目組成。而調整政策“從2011年秋季進入高中階段一年級的學生開始適用”,即即將開始高考報名的2014年高中應屆畢業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