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考生志愿填報壓力,降低志愿填報風險,今年,北京市對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志愿設置實施調整,具體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志愿,由“小平行志愿方式”調整為“平行志愿組方式”,志愿學校的專業數由5個調整為6個。在新的本科志愿設置模式下,考生如何應對呢?
考生是最大受益者
2014年高考本科志愿設置的調整,最大的受益者是考生。往年本科一、二、三批每批次第一志愿填報1所學校,現在調整為2所院校,盡管是“1”的增加,但卻是“質”的變化。第一志愿實行平行志愿,錄取實行“分數優先”方式。考生被錄取機會相對變大,如果分數夠不到一志愿A的院校,但如果達到一志愿B院校的錄取線,并符合招生院校相關要求,就可被一志愿B院校錄取。
關注院校招生政策變化
志愿設置調整,錄取方式變化,一些高水平院校錄取分數可能會水漲船高。據報道,天津實行平行志愿后,一些“985工程”、“211工程”大學錄取分數有所上漲。2013年山東省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一些名牌大學的錄取分數也有所上漲。
錄取分數會將院校層次清晰劃分,院校內專業錄取分數也會呈現“扁平化”。以北京交通大學在天津(實行平行志愿省份)理工類錄取為例,未實行平行志愿前,錄取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60分左右,而實行后,二者相差僅有30分。
一些招生院校針對這種情況會對今年的招生政策做出相應調整。預測可能出現如下變化:
一是取消或減少“二志愿”預留計劃。部分院校預留“二志愿”計劃的目的是招收高分一志愿落榜考生。而今年一志愿實行“平行志愿”,能有效減少高分考生落榜。
二是調檔比例可能會降低。通過對部分院校2013年招生章程的研讀,發現未實行與實行平行志愿組的省份調檔比例有所差別,且基本上是實行平行志愿組省份投檔比例較低。
三是合作辦學專業招生政策可能會變化。據了解,在實行和未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有的合作辦學專業招生政策是不一樣的。以北京郵電大學為例:電信工程及管理、電子商務及法律、物聯網工程專業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是以“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的名稱在本科一批招生,普通專業(除上述專業以外的專業)以“北京郵電大學”的名稱在本科一批招生。在非平行志愿省份,這3個專業和普通專業一起以“北京郵電大學”的名稱在本科一批招生。
志愿填報六項注意
一、仔細研讀分析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院校實施錄取的法律依據。面對招生變化,一些院校招生章程會相應有所變化。對此,考生和家長不要憑經驗決定,要踏下心來,提前認真研讀院校招生章程。每年高校退檔兩個主要因素是單科成績低和身體條件受限,這都是沒有認真研讀錄取院校招生章程的結果,要引以為戒。
二、做好自我定位,穩妥選報院校。平行志愿組的設置增加了考生錄取幾率,但是院校錄取是憑分數說話,沒有分數,一切皆為零。今年依舊實行考前填報志愿,這就首先要求考生實事求是根據平時成績、模擬考試成績及區排位、校排名,恰如其分地找準自身位置,做好自我定位,估算好高考成績;其次要參考院校往年錄取分數,根據今年政策變化預估今年錄取狀況;最后,高考成績與院校錄取分數相當,才是科學合理的填報方式。第一志愿A可以跳一跳、沖一沖自己心儀院校,但要把握好“度”。比較穩妥的方法是:預測的院校錄取分數不要高于考生平時最好成績。
三、拉開一定梯度找準保底院校。今年本科志愿填報政策變化,填報策略也要調整。建議一志愿A可以適當沖一沖,但一志愿B要與一志愿A院校拉開梯度,最好能被錄取。梯度如何拉開?筆者認為,在填報一志愿B院校時,考生平時模擬的最差成績高于B院校預判的錄取分數(不是最低分數,是中間分數)更為穩妥。
四、專業服從調劑增加錄取幾率。服從專業調劑,增加被高校錄取機會;不服從調劑,可能面臨退檔落榜。被退檔的考生中,不少是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造成的。所以,考生如在專業上沒有特別要求,建議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五、特殊考生資格認定院校第一。文件規定,取得自主選拔、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類型招生資格認定的考生,要將資格認定高校填報在第一志愿中的第一所院校,方能享受相關特殊類型的招生政策。所以特殊資格考生要注意“兩個第一”,即第一志愿、第一所院校。
六、考生照顧加分注意院校適用范圍。2014年起,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正式“瘦身”。考生及家長要知曉調整后的政策規定,且明確北京市地方性加分政策僅適用于北京地區的高等院校投檔錄取,對京外高校投檔時不適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