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66513名初三學生參加濟南市中考。2012年,濟南市中考首次采取網上報名及志愿填報方式。今年,濟南市高中階段招生由此前“先報名后考試”模式改為“先考試后報名”。從這些變化看出,中考正逐步向高考模式看齊。
按分選校,多次選擇
濟南市普通高中在2012年之前,一直實行“先報名后考試”,對第一批次錄取的6所高中考生只能報考其一,且無調劑。一旦報考不慎,落選的高分考生,就要面對選擇“二流”普通高中的現實。
因以往這種“預估性報考”造成考生“各人各命”的情形,今年將有所改變。按照“先考試,后報志愿”的政策需求,今年的志愿填報依據錄取進程分為4個時段,每個考生均有4次志愿選擇的機會,但僅在全市第一次志愿填報時享有指標生資格。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不再接受考生下一次志愿選報,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將向社會公布計劃余額并繼續征集志愿。
“此舉可讓學生按分選校,更加人性化。拿到分數之后,學生可以更加理性客觀地評估自己的實力,準確填報高中志愿,降低被淘汰風險。”濟南中學校長崔寶山贊同這樣的做法,“往年的中考前報志愿方式,考生根據的是第一、二次模擬考試成績水平,難免與考試中的實際發揮有誤差,但如果先出分數后報志愿,學生被志愿學校錄取的幾率會大幅提高。”
濟南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教師崔洪璋認為,“多次報考”更是給了考生多次選擇的機會,這像高考錄取的“征集志愿”模式,一批次學校錄取結束后,沒有錄滿的高中會向社會公布缺額計劃,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可以再次從這部分高中里選擇報考,這將大大避免以往的“落檔”現象。
崔洪璋提到,錄取模式變化后,“第一志愿仍然十分重要”,畢竟一輪錄取過后,高中大部分錄取計劃已經完成,剩下的機會不會太多。同時需要考生注意,實行“先考后報”后,考生從要預估自己的成績和高中錄取分數線,到只預估高中錄取分數線,填報志愿精準度會提高,由此有可能抬升高中錄取分數線。“而對一些弱勢初中的學生來說,雖然有優質高中的指標生名額,但以往他們因為擔心自己的分數達不到優質高中的指標生分數線,造成不少指標生名額的浪費,今年這一情況也有望改善。”
非重點學校擔心生源
對濟南市教育局推出的這一新政策,濟南市高中學校反應也并不一致。
濟南三中一教師向記者表示,濟南高中資源有限,這些年,不管是初中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對高中學校有了比較固定的印象。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濟南一中等就是“重點”,集中了大量的優質生源,而像濟南三中、七中、九中等“第二梯隊”的學校,盡管這些年一直在進行教育資源提升,但還是和重點學校有較大差距。
他說,實行“先考試后報名”,就等于把學生“分層”對待了,考得好的學生肯定就去報重點高中了,分數稍差的學生才會選擇“第二梯隊”的學校。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分層”也會加劇,一般學校只能拿到較低層次上的學生,生源質量難以保證,不同批次之間的學校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在這一改革基礎上,是否可嘗試在一個批次錄取的高中學校實行‘平行志愿’,這對考生、對高中學校都應當更有好處。”
“新政策怎樣還不好說。”來山師附中送考的一位老師說道,“不過,這樣一來,高分生一定扎堆好學校,他們的分數線也可能水漲船高,競爭會更激烈,而優質生源集中,教育資源的不平均分配等可能會帶來新的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