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讀,考出個好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拿著這個成績選擇一所怎樣的大學,更決定了考生們的人生軌跡。填報志愿,是考生和家長必過的另一次“大考”——如何填報志愿?怎么才能填報好志愿?2013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那些?
高考志愿填報步驟:
估分:高考歷年真題是志愿填報的一個重要依據。考生可以通過歷年考題進行測試并對照參考答案在線估分,獲知你的大致分數后,對比各校歷年分數線進行志愿填報。
自我定位:通過歷年考題進行測試,并對照參考答案預估分數后,搜集大學近3年的錄取情況:投檔分數線、專業錄取平均分、錄取人數等,充分考慮學校級差與專業分數級差。
選擇學校:高考志愿填報的重要步驟,搜集全國各省市大學的詳細信息,包括大學的學校概況、招生簡章、師資力量、學術成就、專業介紹、學校排名等,通過了解想要報考的大學及其專業,比較各所大學的實力,從而根據本人的意向選出幾所學校,來科學、準確的填報高考志愿。
選擇專業:通過第三步,篩選出自己心儀的大學,搜集大學的專業信息:學校的專業介紹、專業排名,選出專業超分、低于或接近考生超分的幾個專業,并根據專業超分高低逐一排隊。
志愿填報:在選定的幾所學校中,選擇參照自己分數把握性較大的院校或專業,確定第一志愿,通過查詢資料中同一所學校所有專業的專業超分,分成不同的檔次,從而確定第二志愿和其它參考志愿。
選擇大學和專業的兩大誤區
誤區一:家長為孩子完全做主,似乎考生只是家長的替身,考生在按父母的經驗生活。這個誤區背后是家長經驗的有限性對孩子未來的限制,是家長替代孩子選擇帶來孩子的被動和埋怨。家長正確的角色,應當是幫助收集信息,提供各類建議,最終一定由孩子自我決定自我負責。孩子的自主帶來成熟,帶來責任感和未來前行的動力。
誤區二:家長和考生盲目選擇流行專業。有些高分考生家長明知孩子喜歡考古專業,但分數高,因而一定要選擇金融學專業,選擇經濟學專業。目前的流行專業意味著當下招生數量很大,這首先意味著四年后孩子將面臨同類人群激烈的競爭。此外,如果八年后這個專業不流行了,孩子怎么辦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