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學子們期盼的就是走進大學。馬上要開學了,準備上大學的新生和家長都在為開學做準備,近日記者采訪發現了一種怪現象,為了給孩子撐足面子,許多家長不管家庭條件好壞大方拋金。還有的家長把送孩子讀大學當成“面子工程”,只要孩子讀了大學就行,孩子以后是否學習、能否就業,家長并沒有關注。
“什么都買好的,孩子有面子”
又到了開學季,位于各個商業街的箱包店異常紅火,很多家長和孩子們都選擇到這里來選箱包,據一經營箱包的老板介紹,最近是賣箱包的旺季,好多家長都是從旗縣帶著孩子坐車過來的,他們認為在市里買箱包能上檔次,一般都會挑選價位在150元以上的皮箱,有的家長一次性買兩個,一大一小,方便孩子放假拿東西。
記者看見一位同學細心地和父親在買皮箱,不一會父子商量好了,記者看到,他們的買的應該算是店里最高檔的皮箱了,上前一問才知道,他們今天早上從林東過來,孩子剛剛報完志愿,走的是省內的專科,這位同學看上去很靦腆,覺得專科不是什么好學校,可是他的父親臉上卻充滿驕傲,他說,村里的孩子都讀大學,放假回來時可風光了,親戚家的孩子也有上大學的,他們的父母都可自豪了,到了自己家的孩子,家里一定給他撐足面子,什么都買好的,不能讓村里的人看不起,也得讓出去讀書的孩子有面子。
盲目為孩子選擇學校的父母多
采訪中,記者發現,這樣盲目為孩子選擇學校的父母很多,他們并不知道什么專業適合孩子,什么專業好就業,只是一味覺得孩子出去讀書了,就是給家里爭光了。一位李同學說,他畢業一年了,因為是專科,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一直聽說這樣的專業好找工作,沒想到在學校期間沒把專業學好,有時覺得沒意思就不怎么上課老師也不太管,所以畢業后也沒找到什么適合自己的工作,一直在親戚的店里幫忙。
他回憶,高考那年沒考好,為了上了好大學又不用復習,愛面子的父母就托人認識了給名校招生的托兒,說先花6萬元就可以辦到北京某高校,專業任選,當時著急讀大學家人也就信了,沒想到被騙了,錢花了,到了北京誰也沒找到,沒辦法回來又補習了一年,因為本來就不愛學習,所以又沒考好,本打算放棄了不再讀書,可是父母怎么都不同意,必須要我去讀大學,兩年半的專科讀下來,現在的工作和大學學的專業沒有多大的聯系,也怪自己只顧著玩沒學習。
學生覺得讀大學是在為父母賺面子
就這樣的現象,記者電話采訪了任教多年的陳老師。據她分析,現在就業形勢這么難,有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學生和家長在報志愿時沒有一個良好的定位,讀大學選專業時沒有認真考慮,也有很多家長不太懂這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家長都只關心學校是不是本科,是不是重點院校,而不關心專業是否適合自己。也許就因為當時的疏忽,沒有選到適合自己的專業,產生厭學情緒,對日后找工作也是有影響的。
現在好多公司培養人才也不容易,自然希望找到有天賦又基礎知識扎實的畢業生。還有好多學生覺得讀大學就是在為父母賺面子,自己不學習,父母也得寵著自己。家長不但支付高額的學費,還要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虛榮心,開學購物的費用就要在2萬元左右。這樣父母一直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各種花費,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認為,父母賺錢很容易,并且自己這樣一直依靠父母也是理所當然的,加上本來孩子離開家在陌生的環境求學,很容易“跟風”,在大學的生活父母不在身邊,學習上完全靠自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