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12月20日至21日,首屆語文教育論壇“百年語文的回顧與展望”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專家學者探討語文教育,對未來語文教師的培養模式和改革經驗展開交流。
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孫紹振在“百年語文教育的歷史經驗與文本解讀的現實走向”主題報告中說,傳統語文教育美文特別多,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這是歷史的產物,方言變為民族語言,不是通過理論文章,而是通過文學作品。他以“孔融讓梨”的故事遭遇解構為例指出,多元解讀不是無限的,批判性思維可以展開再批判,教學中不能對文本過分解讀。
本屆論壇由上海市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主辦,華東師范大學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和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協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就“語文高考改革的走向分析及教學建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長江學者陳平原就“語文之美與教育之職”也分別作主題報告。此外還舉辦了“課程與評價”、“閱讀與寫作”、“教材與教學”等專題討論會,發布40多篇論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