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惠敏 記者陳強)福州大學日前舉辦“青春思索——本科生‘概論’課程舞臺化學習成果大賽”決賽。從課堂到禮堂,從教師單向講課到學生表演雙向互動,接地氣的思想政治課引發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
這是福州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董海峰發起的一個課題研究項目,目的是“讓學生以青春的名義去思考、去探索”。此次參賽的6支隊伍分別用“情景劇”“改編舞”“穿越戲”等方式展現了他們對“中國外交政策 ”“文化軟實力”“國有企業效率問題”“醫療改革”“壟斷與反壟斷”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等6個不同時政話題的見解。
來自該校建筑學院的“建筑師隊”以“對小姐”和“錯先生”兩人辯論形式“漫談醫改路”,并演繹了一對農村父女醫改前后的“鄉村看病故事”。由經管學院組成的“野馬隊”則以“野馬村”村民民主協商是否拆掉村委大樓的情景劇展示“社會主義民主協商”課題,最后以一曲改編的“小蘋果”舞蹈結尾,令現場觀眾在捧腹之余受到啟迪。
大二學生周瀟威看完表演后說,“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有思政類課程,但這么新鮮活潑的形式從來沒見過。這堂課讓人沒法走神,讓我跟著參賽選手的解釋和演繹思考起這些課題,很多時政語言也都通俗化了,整堂課讓人聽得明白也更加有趣。”
“思政課程舞臺化形式新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自己搜集材料自己表演,這樣達到的學習效果比單純的說教好得多!”福州大學教務處處長楊曉翔表示,今后,思政課堂舞臺化將在每個學年舉行,成為一個常規的教學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