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學質量從細微處入手
湖南工學院嘗試“分級教學”
酷愛英語的葉依慧,高考卻被錄取到湖南工學院國貿專業,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僅僅入學一年,她就如愿轉學英語。“這得益于分級教學。”她高興地告訴記者。
葉依慧所說的“分級教學”,是湖南工學院為提高教學質量而采取的一個新舉措。
據在高校工作了30多年的湖南工學院院長張力介紹,湖南工學院升本才7年,現有在校生1.8萬多人,文理兼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學校不變的追求。但實事求是地說,擴招后招錄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許多基礎課文理科學生都要同時上、同時考試過關,教學效果存在問題。比如高等數學,文科生如聽天書,理科生又吃不飽。“我高考英語126分,而同班同學則有70多分的。”學院大二學生裴陽說。
“能否因材施教、分級教學?”張力和同事們反復討論,在去年初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決定從2013年起,嘗試在經濟與管理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2013級新生中分別推行英語、高等數學分級教學。具體做法是:這兩個學院的新生,入學后分別進行英語和高數的測試,英語按成績分為A、B、C三個等級編班教學,數學分為A、B兩個等級。學校英語教研室、數理教研室組織專門團隊實施教學。
“經管學院839人,80人為A班,160人為B班,其余都在C班。”負責英語分級教學的教師陳曉波說,試點1年下來,無論是教還是學,大家都覺得利大于弊。“第一個學期A班就有60多人過了四級,通過率83%。”陳曉波說,而全校的比例是22%,第二個學期又有20個人過了六級。
參加高數分級教學的有620人,其中200人在A班,其余在B班。“之前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課堂效果可想而知。”數理教研室主任周斌說,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A班每次上課都是人人搶著往前坐。”
“兩個專業,無論A、B、C班,平均成績都比其他專業的好。”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張平說。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基礎差而又沒有單獨組班的現狀,從2014年開始,學校對這部分學生也實行了英語分級教學。此外,物理課也將逐漸試行分級教學,體育課還將嘗試開展俱樂部制教學改革,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將探索網絡教學。(記者 李倫娥)
《中國教育報》2014年11月28日第4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