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走進大漠的精氣神——“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講側記
“為什么要搞‘兩彈一星’?搞成‘兩彈一星’靠的是什么?”11月26日,“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場在北京科技大學開講。主講嘉賓、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王兆宇連續拋出兩個問題,臺下的學生們屏氣凝神。
今天的講壇由光明日報編委張碧涌主持。在這場題為《“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與偉大精神》的報告中,王兆宇分享了自己40年的航天事業以及幾代航天人凝聚出來的航天精神。
“國防安全所逼,不得不搞;國家發展所需,催著我們搞;大國尊嚴所系,人民盼望搞”,王兆宇用三句話解開了學生們心中的疑問。“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軍事事業,就像一個軟體動物,身子直不起來,只能永遠爬著走”“哪怕褲子當了,也要搞中國的原子彈”“再窮,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正是因為黨和領導人的決心,“兩彈一星”事業得以一路凱歌、一路輝煌。
兩彈元勛鄧稼先,1958年接到原子彈研制任務后,對妻子說,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了,從此隱姓埋名一干就是28年;馬蘭基地一對夫妻,瞞著對方卻發現接受了同一個任務,領導為其種植夫妻樹;戰士徐虹立二等功而不言,上陣前向黨組織遞交“生死狀”:死就死在陣地上,埋就埋在導彈旁……回憶起第一代航天人,王兆宇難掩激動。
王兆宇演講時,觀眾席中國防生們的心被緊緊地扣住。“隨著‘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我們的國防實力、軍事實力肯定會有一個大的躍升,我軍應對強敵威懾的手段將更多、指頭將更粗、拳頭將更硬。120年前的甲午悲劇和屈辱決不會重演。”對于今天的航天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如何保持再次走進大漠的精氣神。“我也想去戈壁灘。”有國防生悄悄地說。
在與學生們的互動中,王兆宇強調,對年輕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絕不是大話、空話,”他補充道,“航天領域從來都是事業留人,而非待遇留人。”談及自己40年的航天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事,王兆宇毫不猶豫地說,就是“兩彈一星”的結合。“這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愿和你們共勉。”
冬日的午后寒冷依舊,卻遮不住學子們洋溢的熱情。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學生白華說:“過去總覺得航天離我們很遠,聽完講座卻發現,我們這一代人與老一輩們的追求也許不盡相同,但價值取向卻總有相似之處,我們何嘗不希望自己為國家盡一份力呢?或許這就是傳承中國夢的魅力所在吧。”
講座最后,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孫春晨代表主辦方為王兆宇頒發了“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主講人聘書。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吳付來對講座做了點評:“‘兩彈一星’的航天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防科技領域的集中體現。”(北京11月26日電 光明網記者 宋雅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