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她開始涉足心理學領域;出于一個學習者對心理學的愛,她踏上了艱難的自考征途;出于一個心理咨詢師對心理患者的愛,她選擇了職業心理咨詢之路;出于一個社會成員對整個社會的愛,她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讓更多人的心靈遠離陰霾,擁有光明。
當從網上查到最后一門課程過關的成績時,她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這淚水不僅飽含著成功的喜悅,更蘊含著努力付出的辛酸。幾年來,她憑著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放棄了一切休閑娛樂的時間來準備考試,終于順利完成自考,獲得大學本科文憑。漫漫自考路,她比一般的同學多付出了太多太多……
她就是邱駟,重慶明亮心理咨詢所的一名高級心理咨詢師。近日,她在向記者回顧自己艱難的自考奮斗歷程時感慨良多。
受隔代遺傳的影響,邱駟兒子先天性近視并眼球振顫,在她的醫治下 ,兒子的眼睛一天天好了起來。但同時邱駟發現,每次看完病,兒子總會郁悶好幾天,她擔心長期這樣下去,眼睛的疾病雖然治好了,但也許兒子心理上的問題會影響他的健康成長。于是,在朋友的建議下,邱駟開始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在她長期的心理親子教育下,兒子有了陽光的心態,可怕的家族遺傳病一點點喪失了威力。
2004年9月,邱駟參加了在全國心理學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西南師范大學組織的應用心理學(獨立本科段)自學考試。和她一起學習心理學的同學,大多是青年人,她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是年輕學友們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別人背幾遍也許就能記下來的東西,她要背幾十遍,還要抄寫好幾遍……幾年的堅持,終于讓她笑到最后。
“一個心理咨詢師應該有愛心和責任心,參加一定的社會公益活動,才會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和影響。”邱駟告訴記者,在研修心理學的過程中,她悟出的這個道理,成為她經常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的動力。通過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大眾媒體為廣大受眾答疑解惑,是她一直堅持做的一項工作。邱駟從2005年起就開通了明亮心理成長熱線,每年高考前夕還要開通“高考義務咨詢熱線”。“5·12”汶川大地震后,邱駟馬上組織并開通了“明亮心理救助熱線”,為眾多咨詢者義務服務。她為傷員做心理輔導,使其逐漸擺脫地震陰影,重樹生活的信心。
愛是邱駟做出各種選擇的動力,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她為社會付出了自己的責任心和愛心。前不久,邱駟被評為全國自學成才獎勵基金“學以致用獎”單項優秀自考生。邱駟相信這榮譽既是對她多年來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激勵著她朝著更高的起點邁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