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如何理性選擇
考研對每一位想繼續深造的大學生來說都是一次難度不小的挑戰。記者 王磊 攝
為夢想還是為逃避就業
教研、教學、崗位評定、績效考核……。每個老師每天都忙的團團轉。而且要進學校當老師,考試都特別難。競爭很激烈。在實習的兩個多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里很多老師的壓力,所以我想還是選擇考研吧!起碼暫時不用這么快的承受這些壓力。” >>詳細
是慎重選擇還是盲目從眾
“自己一直在考,如果突然放棄了感覺更是半途而廢。而且我總感覺自己的性格是不適合去找工作的,第一次考研是因為英語差兩分,第二次是因為復試沒過,但可能因為自己報的學校和專業相對都比較好,所以考起來是有點難度。但我想這次再考就是第三次了,應該沒問題了。”>>詳細
專家提醒考研需慎重
對于考研熱,專家提醒,考研前的準備花銷不低,考上后所需花費也不少。據一些高校公費研究生介紹,雖然學費所需自己承擔的并不多,但生活費仍要自己承擔。除去補貼,一般每個月還需1000元左右的開銷。而自費研究生則要自己承擔所有費用,包括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 >>詳細
考研不是唯一選擇
雖然中國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但是學習的途徑也有很多種,工作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有學習的價值,而并不一定都是需要考研來實現的。對此,一位多年研究教育的學者告訴記者:“中國還沒有發展到需要這么多的碩士,現在的中國需要很多技術人才、專業人才等。而其中大多數技術和專業并不是上一個研究生就能習得和掌握的。許多在工作崗位上有很大潛力的年輕職業人受到考研無意識的嚴重影響,放棄工作和職業,投入考研盲流;許多在就業途中受到一些波折的年輕人更是躲進考研的溫暖港灣、校園的高墻保護,幾乎放棄了與現實斗爭的勇氣和能力。>>詳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