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正在考慮申請美國大學的學子們確定好了嗎?美國大學是否能申請成功,大家做到胸有成竹了嗎?你試著想過,你的一條“推特”或是“臉書(facebook)”上的一條記錄,威脅著你被大學錄取的機會呢?Kaplan test Prep poll 調查顯示,六分之一的人說:他們發現學生的 “推特”或“臉書”上有不利于他們大學申請的內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更多詳情請看下文!
申請大學時,是否被錄取已經不再單純的取決于你的年級、考試成績、自我評估類文書等。Kaplan test Prep poll 調查顯示,35%的入學考試考官曾經在網絡上訪問過申請人的社交媒體頁面。六分之一的人說:他們發現學生的 “推特”或“臉書”上有不利于他們大學申請的內容。
Vance Pascua,威廉杰瑟普大學(William Jessup University)入學管理中心的主任說,他們學校會時不時地會仔細察看申請人的社交媒體上的內容。
“我們在尋找,是否主頁里會出現一些內容,需要進行入學后的一些考慮,學生有可能非常出色,那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只是想確定,申請人的生活方式和學校的人文環境是一致的。
他提到“red-cup”問題,想知道他們是否在社交場合有酗酒經歷或者是否曾經有過暴力行為或者其他非法的活動。
當問到,社交網站上使用的歧視性的語言,例如貶低婦女的地位,或其他煽動性的語言因為不可避免的會提到某些人的人種、性取向等問題。 Pascua 說:“情況會變的詭異起來”。因為如果學生符合錄取標準, 而學校錄取了他們,就埋下了被訴訟的風險。如果他們不符合被錄取的標準,那就沒什么問題了。你只需要拒絕他們的申請,不必要一定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如果學生符合錄取標準,而學校錄取了他們,但是又根據社交網站主頁的內容而對他們有質疑,有些學校會安排和學生見面,并和學生簽訂“行為協議”以保證他們會避免類似在推特或任何社交網絡上類似的活動。
他并沒有暗示指出,有很大數量學生真的簽訂此種“行為協議”,但是一些有宗教背景,或是較小的私立大學,會在適當時候有這種政策。盡管這種情況還遠沒有普遍,是否會延伸到國際學生的錄取也言之尚早,這還是給準備申請美國大學的考生一個提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