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熱潮掀起,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去國外留學繼續深造,尤其是教育水平高的國家如美國,當然,想要進入美國名校是需要經過嚴格考驗的。接下來看看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談是如何選擇中國學生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又譯普林斯敦大學,是一所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現為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普林斯頓大學成立于1746年,是九所在美國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學院之一,同時也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該校在1747年移至紐瓦克,最終在1756年搬到了現在的普林斯頓,并于1896年正式改名為“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康毅濱先生,負責該系在中國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學生(其中絕大部分是清華、北大、復旦、中科大等國內知名學校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教育的扭曲給學生帶來的困擾。
“中國學生聰明,勤奮,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較重,妨礙了他們的長遠發展。”康毅濱在接受《星期日新聞晨報》訪問時說。
什么樣的學生被淘汰?每年一月底,康毅濱就要從系里抱回一大包資料仔細看——里面是所有申請普林斯頓生物分子系的中國學生的材料。
(以下文字引自星期日新聞晨報)
每年,該系每年大約招收25名本科學生攻讀博士,系里給康毅濱的“中國額度”4個,而他收到的申請約有七八十份。 4%左右的“成功率”。每個“申請包”主要有這些材料:本科各科成績單,托福和GRE的考分,個人陳述, 以及推薦信。康毅濱把它們分成“定量”和“非定量”兩類。分數他看得很仔細,但那些“非定量”的東西卻能告訴他更多。
問:“個人陳述”有什么用?
康毅濱:就是說說你為什么想成為一個分子生物學家,為什么想來普林斯頓。
問:你看過幾百份“個人陳述”,從里面看到了些什么?
康毅濱:中國學生的GRE能考得很好,但我能看出來,他們寫的“陳述”經常千篇一律,缺乏特點。
問: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康毅濱:不清楚為什么要來普林斯頓,或者過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
問:真實鮮活的“陳述”是怎樣的?"
康毅濱:有個學生是這么寫的:他以前的專業是電子工程,后來才慢慢發現真正感興趣的是生物。他申請轉了系,盡管絕大多數人反對,因為沒有基礎,讀得有些吃力,但他還是很高興。因為每一學期都會比上一學期進步一些。他的“陳述”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因為它展示了一個人在尋找和實現夢想過程中的困惑和欣喜。去年我們還錄取了一名學生,她在“陳述”中坦率地指出了母校的問題:她很遺憾本科四年沒有接受更為全面的教育。你可以看到她的渴望。第一輪篩選,從80份申請材料中挑出10-15名左右的“候選人”。
2月初,康毅濱開始電話面試。雖然并不直接和學生面對面,但大洋彼岸傳來的聲音,會告訴他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
問:你會問些什么問題?
康毅濱:主要是看看英文口語能力、科研經歷、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學生的一些背景狀況。
問:接到電話的學生,會很緊張吧?
康毅濱:電話面試大約一個小時,45分鐘說英語,15分鐘用中文。就算英語不是特別好,學生還是可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但大部分中國學生會把它看作一個“考試”,而不是一個“對話”,所以有些會很緊張。
問:你聽出了什么?
康毅濱:有些學生聽得出來他(她)事先在紙上寫好回答,照著念,或者是背出來。還有是“排練過度”,說得非常溜,像演講一樣,但并沒有針對我的提問。
問:他們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康毅濱:那些答非所問的學生,我想可能沒有自己做過真正獨立的研究,或者對自己沒對信心。我希望學生是展現一個真實的自我,而不是一個過度包裝的、失去了真實性的“加工成品”。
問:或者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告訴他們,說實話是最好的回答。
康毅濱:我們要挑選的,是真的熱愛科學、而且誠實的人。去年,我幾乎是在申請截止前的最后一刻才收到了一個學生的材料,條件很好,我就給他打電話。他老老實實,告訴 我,雖然他很早就進實驗室,工作也很努力,但不知道為什么,實驗總不是很順利。但他可以很清楚地描述他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為解決問題所作出的種種嘗試。表面上看,他的科研并不成功,但我能感受他的認真、誠實、努力,這已經具備了一個科學家、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
電話面試并不是最終的決定。之后,康毅濱要在候選人中反復地掂量、比較。在這個過程中,分數高低往往不是決定因素,而是從細微處看到的非智力因素。
問:分數不重要?
康毅濱:分數很重要,但不是一個絕對因素。申請普林斯頓的學生都是國內名牌大學的尖子,經過高度選擇過的人,智力都沒有問題。我會仔細看每一門的成績,但并不是分數高就能入選,相反,我認為第一名和第七八名的實力并不相差太遠。錄取與否,智力以外的因素很重要。我們系錄取過一個河南的學生,家在農村,初中就獨自在縣城 ,住校讀書,吃過不少苦。在電話和電郵里,我感覺到她為人謙和,沒有一些被寵慣的尖子生的趾高氣昂。還有個學生,他會和老師“套瓷”,但不是恭維,套近乎,而是自己的確做過研究,對老師有真正的了解,提問很專業,很深入。這樣的學生,不油嘴滑舌,讓人感覺到懂得認真負責,尊重機遇。但有的學生過于自信,甚至有些傲慢,覺得自己不是去普林斯頓,就能去哈佛,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很難給人留下好印象。
由上大家也可以看出,分數不是錄取的唯一評估途徑,學子們需要注重自己的綜合能力培養,誠實、真正的熱愛科學、認真、努力在名校教授看來這就具備了一個科學家、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同時,出國留學網也祝愿大家能如愿以償的步入自己的理想大學之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