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大學院校邁向國際化,鼓勵研究員跨國合作 2014年07月27日 01時訊
艾米˙露德﹙Amie K. Lund﹚和一位法國研究員的長期合作相當穩定。他們一起出版論文,用電子郵件討論草稿。不過研究空氣污染對心臟和大腦影響的露德,希望可以親自到對方的實驗室,去學習對方學校研究出來的一種新細胞培養技術。她笑著說,「你不可能用電子郵件傳送操作程序。」
幸好,她擔任生物科學助理教授的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提供了補助,露德才得以前往巴黎待一個星期。她不只學到了這項新技術,也和兩位科學家腦力激蕩出幾項新計畫,并且打算未來進行交換學生。她在該校做了工作簡報之后,有好幾個人與她聯繫,希望成為以后研究的合作伙伴。她認為,到海外可以「開啟新的道路。」
露德這一趟法國行是北德州大學的一項新計畫,由該校的國際事務處和研究處共同合辦,鼓勵教師進行全球研究。不過,高等教育觀察家表示,這樣的合作并不常見。主要是礙于傳統組織架構缺乏溝通、相互競爭,或者有時候只是缺乏互動所造成,監督研究的單位和負責規劃學校全球策略的單位之間,無法找出共同努力的目標。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料,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和研究員跨國合作-現在所有的科學論文中,有四分之一是跨兩國以上的共同作者。如果不這幺做,就會錯失良機。尤其是研究型大學院校,如果沒有研究單位,學校努力國際化的成效就沒有那幺好。
去年才剛從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全球事務暨國際研究辦公室資深副主任卸任的的霍布克﹙Karen A. Holbrook﹚表示,「不是研究單位需要國際處,就是國際事務單位需要和研究單位更加緊密合作。兩個單位之間有鴻溝可不是什幺好事。」南佛羅里達和北德州大學都在努力改變這樣的情況,希望擴大國際事務和研究單位之間的合作。美國公立及贈地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將于本月舉辦資深研究與國際事務行政主管的聯合會議。
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大學院校邁向國際化,鼓勵研究員跨國合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