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西班牙曼尼托巴大學 University of Manitoba 所在位置:加拿大,溫尼伯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77年學歷: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25000人院校地址:Enrolment ServicesUniversity of Manitoba424 University CentreWinnipeg, Manitoba R3T 2N2Canadahttp://jianada./school/9103
2014年07月27日 01時訊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針對世界各大學進行評估,排定前一千名。評量標準是以大學校友及教職員獲得國際大型獎項的比例,以及大學校友是富比士雜誌排名前2千名公司的總裁比例等。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負責人Nadim Mahassen認為在相較之下,使用的指標比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更好,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是以聲譽問卷調查為評比基準,而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則是以科學論文出版為主要標準。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評比結果前10名皆在美國及英國,前5名與另外兩項全球排名相同,分別是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
加國有32所大學進入排行榜(按:加拿大總共只有90多所大學),其他如美國總計有229所大學,中國有84所,日本有74所,英國有64所,德國有55所,法國有50所,義大利有47所,西班牙有41所,南韓有34所,以及澳洲計有27所大學入榜。
加國排名前3的大學分別是名列31名的多倫多大學,42名的麥吉爾大學,以及61名的卑詩大學,這3所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評比、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與麥克琳雜誌大學排行榜的醫學類占加國排行前3名。
麥克琳雜誌年度大學排名是以聲譽問卷調查、研究資金補助、學生支援等指標做為考量的評比,分為醫學、綜合與學士學位等三類,再以各分類進行研究資金級別、課程多樣化、研究所及專業課程的寬度與深度等加以評估。
4項全球大學排行榜(CWUR、ARWU、Times、Maclean's)加國大學國內各校的排名順序: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評比
麥克琳雜誌大學排名(醫學類)
多倫多大學
1
1
1
3
麥吉爾大學
2
3
3
1
卑詩大學
3
2
2
2
亞伯達大學
4
5
6
5
蒙特婁大學
5
5
5
11
麥克馬斯特大學
6
4
4
6
西安大略大學
7
8
11
9
卡加利大學
8
8
8
9
渥太華大學
9
8
7
8
曼尼托巴大學
10
17
18
14
本文章來源于臺灣教育部,請我們一起了解下臺灣教育的一些情況吧。【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加國32所大學進入全球1千所頂大排行 臺灣與祖國大陸一樣,有著濃厚的重視興學辦教的傳統。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就在臺灣開始興辦教育事業。17世紀中葉,在孔廟設立“太學”,陳永華為“學院”,也是“太學”的主持人,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學校。陳永華不僅自己鼓勵鄉社辦小學,還重視高山族的教育,鼓勵高山族送子弟入學。清政府治理臺灣后,更重視臺灣的教育事業,在臺灣逐步建立府學、縣學和社學,歷任巡臺長官都兼任臺灣的學政(教育長官)。福建巡撫沈葆楨入臺主持防務后,為發展東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指示舉辦“番學”,從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發展。臺灣逐漸建立起包括“太學”、府學、州學與“番學”在內的初步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