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國際物理奧賽 泰學生勇奪4金 2014年07月27日 01時訊
促進科技教育研究院主任攀蓬女士本月21日表示,13-21日在哈薩克斯坦國阿斯塔納市舉辦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泰國代表隊榮獲4金1銀的優異成績。參賽代表隊將于今天乘坐KC939航班載譽而歸。 攀蓬女士指出,獲得金牌的代表分別是佛統府瑪希敦科技素善學校的乃逸和薩拉逸,曼谷汕社學校的提亞挽以及曼谷高等教育預備學校的甘拉挽。而銀牌獲獎者則是佛統府瑪希敦科技素善學校的薩意。據悉,本次競賽共有來自全球85個國家的374名學生代表參加,金牌獲得者43人、銀牌80人、銅牌89人以及榮譽獎62人。獲得5枚金牌的國家及地區分別有中國、韓國和臺灣,泰國則獲得4金1銀的好成績,而越南和新加坡則分別是3金2銀。 泰國代表將在22日早上8時55分搭乘KC939航班返回泰國,歡迎隊伍將在9點30分在素汪那普國際機場熱情迎接。
參考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國際物理奧賽 泰學生勇奪4金 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