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解教學平庸危機 應改善研究生教學品質 2014年04月25日 06時訊
美國提格基金會(Teagle Foundation)舉辦的「社區學者,社區教師」(Community of Scholars, Community of Teachers)活動開幕式演說中,瓦貝希學院(Wabash College)文學中心副主任懷絲(Kathleen Wise)指出,學校必須讓研究生為教學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認為這是平庸教學(mediocre teaching)的危機。」
懷絲指的是瓦貝希學院針對回覆問卷的8,200名大一新生所做的調查結果,問卷中詢問學生認為自己上過的課程中,有多少課程的教學條理清晰、組織完整。結果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有時候」、「很少」或「根本沒有」遇過這樣的教學。這份研究屬于長期性研究的一部分,所有受訪學生超過17,000名,參與學校包括49所小型及大型大學院校,包括文學院、研究型大學以及區域性大學。
懷絲認為條理清晰、組織完整的教學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至于其他重要的教學特質還有:舉例清楚、善用圖片表達重點、摘要重點及善用課堂時間等。
提格基金會偏重獎助藝術與科學科系的大學生。自2010年以來,該基金會已撥出超過130萬美金的補助款給大學院校,用以籌劃改善研究生教學品質的課程。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為例,該校即利用這筆補助款,讓研究生可以透過數位科技,為未來的教學生涯做準備,分組學生還可以彼此觀察并分析對方的教學方法。
另一方面,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比較文學與德國研究教授波曼(Russell A. Berman)表示,史丹佛大學里有一群教授已經打算在學年度結束前的研習會中,分享彼此的課程綱要。他指出,「這是很重大的進展。因為教學方法和薪水一樣,教師之間從來都不互相談論。」他認為,雖然對研究生來說,教學的重要性仍然排在研究之后,但其實研究生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更加善于教學的教師。
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