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Merged with Wimble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986年學歷:本科 專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預科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27970人院校地址:8263
為中國留學生編輯、編譯、收集、整理海外留學新聞:《留學生鏡頭里看到的英國》04月22日報道。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李小菁,24歲,在倫敦藝術大學中央圣馬丁大學學習communication design,目前是研究生二年級,她為自己的畢業設計選了一個特別的角度,在華人社區的老年人群體發放了30臺一次性相機,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讓老人們自己拍攝了自己的生活。這個有趣而特別的攝影展即將在倫敦中國城附近的華埠綠洲舉行。
說起這個選題的初衷,李小菁說在英國學習時,她曾看到一個研究跨文化理論的學者說,有一個模型是說當一個小的種族群體進入主流社會的時候,根據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態度而造成四種截然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完全被同化,丟掉了自己的文化特征;第二種是可以自如地和主流社會交融,還保持著自己部分的文化特征;而另外兩種就是被主流社會邊緣化或者完全被主流文化隔離。
而引發她開始有記錄這里華人社區老人的想法,是源于自己身邊的故事,她說:“我阿姨的父母在英國生活了大半年,發現他們很難適應這個地方,而我想到年輕人過來也會受到很多的文化沖擊,如果去思考已經在這邊生活很久的老人他們是怎么去適應這個生活的,會對年輕人也有很大的啟發。”
于是,李小菁開始去尋找不同社區情況不同的老人,包括通過教會、華心會等社區,除了關注健康的、不同職業的老年人外,她也常去探訪患有精神病的老人。她運用了一種研究方法,向30位老人各發放了一臺柯達一次性膠片相機,投放一個月之后收回。她讓老人們拍攝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愿意和別人分享的畫面,并沒有設定主題。
“我的老師曾經給我建議,說最好給他們一個清單,這樣也許呈現的效果有更強烈的系列感,但是也許會阻止這個群體去思考他們真正想關心和表達的。”小菁向記者解釋,最后她選擇了開放式的主題。一個月后,她回收了25臺相機,獲得了950多張照片。她和自己的一位日本同學一起,挑選了200多張,將照片做后期處理,做打印和裝裱,將在復活節在中國城進行展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