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里斯托這座個性鮮明的歷史、文化之都,誕生了涂鴉教父班克斯。他的涂鴉作品隱藏于這個城市的街角,讓你不經意間,便驚喜連連。也因為他的影響,布里斯托每年會舉行涂鴉節,并在市中心留了這整條街道作為涂鴉街See No Evil。
涂鴉藝術是情感的表達。它是布里斯托爾的象征,充滿了各種色彩與創新。涂鴉是可視的幻想,是擺脫了羈絆的大腦。它以各種極具個性的圖案發泄內心的壓力、緊張、煩躁情緒,是創意、靈感的載體。
相比于傳統的畫作,涂鴉顯得更加放肆、更加夸張,也因而更加隨性,更貼近繪畫者的內心。雖然涂鴉常常游走于法律的邊緣,在地下道、老工廠等等有些陰暗的角落,與粗俗、暴力脫不了干系,但它散發出的藝術靈感卻是如此閃耀!它就像是在廢墟上開出的奇葩。
相比于傳統的畫作,涂鴉顯得更加放肆、更加夸張,也因而更加隨性,更貼近繪畫者的內心。
而涂鴉風格則是融合了文化、歷史、繪畫者個性的集中體現。看過了廈大的芙蓉隧道和布里斯托的Nevon Street,我瞬間感受到了中西人民在個性上鮮明的差異。
英國:用色更加大膽,無論冷暖都來的更為濃烈,很少寫實地去記錄一個事件或一個畫面,更多的是幻想、是發泄式的。
中國:雖說是名不見經傳的學生,但也不乏佳作。只是這兒的作品更多的是沿襲了涂鴉的方式,而畫作內容則更貼近現實,這兒更頻繁出現的場景一般是摯友的歡聚、離散或宿舍、課堂發生的小故事,不那么抽象,也不那么離經叛道。
涂鴉,或許是貧民的藝術,或許是粗言穢語的溫床,但讓我們看看這條街的街名See No Evil,沒有邪惡,沒有犯罪,其實,這才是藏在涂鴉者瘋狂畫作背后的內心訴求,這難道不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最美好的愿望?
(責編:路西)
感謝您閱讀《涂鴉背后的西方文化》,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