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 新聞資訊】老撾蘇州大學成為中老兩國教育成果合作的典范 《老撾蘇州大學成為中老兩國教育成果合作的典范》新聞由中國教育報01月14日報道,轉載。
蘇州大學與企業合作國外辦學
老撾蘇州大學辦學成果受關注
本報訊()日前,中國駐老撾大使館舉辦老撾中資單位成果展,地處老撾首都萬象的老撾蘇州大學應邀參展。老撾蘇州大學已成為中老兩國教育成果合作的典范。
老撾蘇州大學的創辦始于2006年江蘇省與老撾政府體育及經貿合作項目的延伸。2007年,蘇州大學組織專家到老撾實地調研論證,并于2008年4月向老撾政府提交了建校申請。2009年1月,老撾蘇州大學正式獲得老撾國家計劃與投資委員會頒發的設立許可證。2011年6月,教育部正式下達《教育部關于同意設立老撾蘇州大學的批復》。
老撾蘇州大學由蘇州大學與中資企業先鋒木業()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建設。根據老撾國家計劃與投資委員會設立許可證,獲批1500畝學校建設用地,一期校園規劃建設總面積350畝。學校發展規模為5年內達到在校生1000名,最終達到5000名學生的規模。校園建設將分期進行,首期工程共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按照1000名學生規模建設,校舍建筑面積共1.5萬平方米,已于2013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在2015年完工。
老撾蘇州大學舉辦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同時開展中文預科教育和各類高級培訓,著力打造鮮明的辦學特色。老撾蘇州大學副校長汪解先介紹說,老撾蘇州大學目前已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文4個本科專業,今后將逐步增設管理、法律、礦產、機電、臨床醫學等專業,最終涵蓋各大學科門類。2012年10月,老撾蘇州大學招收了首批本科生,按照“1+3”的聯合培養模式,即在老撾培養一年,第二年起到中國蘇州大學學習,用中文授課,今后將逐步過渡到“2+2”模式,最終實現本土化。他們將同時獲得老撾教育部核準的老撾蘇州大學畢業文憑、學位證書和中國蘇州大學的畢業文憑。
2013年10月,第二批本科生也已順利入學。經中國漢辦批準,老撾蘇州大學成為繼老撾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之后的第二個漢語水平考試()考點,2013年已順利組織了4次考試。自2012年7月至今,老撾蘇州大學先后舉辦了7期漢語培訓班,共培訓750人次。老撾蘇州大學以高質量的教學和嚴謹的管理獲得了廣泛好評。
【中國教育報 - 新聞資訊】老撾蘇州大學成為中老兩國教育成果合作的典范在老撾首都萬象,老撾蘇州大學可謂家喻戶曉,美聯社、老撾國家電視臺、萬象電視臺等各大新聞媒體都曾對老撾蘇州大學的辦學進行過廣泛深入的報道。目前就讀于國際貿易專業的秦唐是老撾蘇州大學的首批學生,他就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該校并報名入學的。他說:“我希望將來能用學到的知識,為中老兩國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構建中國與東盟人文交流“橋頭堡”
蘇州大學校長 朱秀林
作為中國高校與企業合作在在海外獨立創辦的一所大學,老撾蘇州大學從籌備到建設至今已有5年,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中老兩國政府、社會都產生了廣泛影響,受到了老撾人民的歡迎,成為中老兩國教育成功合作的典范,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國門的踐行者。她開了高校與企業“組團”走出國門辦學的先河,填補了江蘇乃至中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輸出的空白。
老撾蘇州大學參照中國高校標準和模式,根據老撾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需設置、穩步推進開設相關專業,致力于面向老撾及東南亞培養高素質精英人才。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赴東盟投資創業。老撾蘇州大學也為中國與東盟的教育經貿全面合作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成為中國與東盟人文交流的“橋頭堡”。
同時,老撾蘇州大學也自覺擔當起了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為老撾人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便利的平臺。
《中國教育報》2013年1月8日第1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