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科羅拉多州中學生表現在全國測驗中下滑 2013年12月10日 12時訊
美國今年剛進行一項被稱為「全國學校成績表」(the nation's report card)的測驗中,根據近日公布的結果資料顯示,科羅拉多州的中學生成績表現落后。這項測驗是由「國家教育進展評測」(the NAEP,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進行,這是美國一個頗具公信力的專業機構,成立目的在于評測全國性各種學門學科的教育成效。NAEP每隔兩年就會為全國的四年級以及八年級學生進行測驗,根據其公布的統計數字,今年全美四年級學生在閱讀與數學能力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從數據上看,科羅拉多州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跟2011年那一次的測驗成績相比,平均退步了2分。相對而言,全國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則平均進步了1分。在閱讀方面,今年科羅拉多州八年級學生的成績跟兩年前相比并無變化,然而全國平均成績今年則較兩年前進步了2分之多。杰克.巴克利(Jack Buckley)是全國教育統計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主管,NAEP便是由這個中心管轄。他表示,今年美國很多州的四年級學生成績出現了歷史性的進步,而八年級學生的進步則相當有限,這情形在科羅拉多州尤其明顯。值得稱道的是,今年全國八年級學生在閱讀成績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比起2011年平均進步了2分。加州八年級學生的閱讀成績進步最為驚人,平均進步了7分之多。在美國決定實施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之前,NAEP一直評測全國學生學業表現的唯一途徑。雖然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州決定加入共同核心標準的測驗,巴克利認為他們的測驗會保持相當的關連性,而且因為變數一直在增加,反而讓NAEP長期以來所蒐集的數據變得更具重要性。「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的話,那幺我們所累積的時間與成果,將會是人們唯一可以用來作為比較的基礎。」巴克利表示。綜觀全美學生的表現,田納西州、夏威夷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等進步最多,但哥倫比亞特區的學生成績平均表現,則仍然是全國最低的幾個地區之一。艾瑞克.漢努希克(Eric Hanushek)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the Hoover Instituti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資深研究員,他表示,整體看來這項結果仍然令人氣餒,因為跟以往相比,全國平均成績進步的速度變慢了。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科羅拉多州中學生表現在全國測驗中下滑 「從2009年以來到今年的進步速度,是2000年到2009年之間進步速度的一半。」漢努希克說。不過,巴克利特別指出,過去許多測驗的平均成績之所以進步,主要是因為學業表現不佳的學生趕上了他們的同學;然而今年,進步卻主要來自于在學業成就表現已經很好的學生,他們對自己有了更大的突破。以下是針對科羅拉多州學生成績表現的分析觀察:成就鴻溝:科羅拉多州白人學生與西班牙裔學生之間的數學成績差距,依舊比全國這兩個族群的數學成績差距來得大,不過在四年級閱讀成績的差距則呈現大幅縮減。至于在白人與黑人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方面,八年級閱讀成績的差距在今年擴大了,也高于全國平均差距。閱讀表現:在四年級與八年級的閱讀測驗方面,40%科羅拉多州學生其成績都在「優」(proficient)或「佳」(better)之間。至于該州三年級到十年級的閱讀測驗方面,則有73%學生其成績為「優」或「佳」。數學表現:科羅拉多州有50%的四年級學生以及42%的八年級學生,在NAEP的數學測驗里,表現為「優」或「佳」。資料【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科羅拉多州中學生表現在全國測驗中下滑 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