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12月9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幾乎半數(49%)英格蘭公立中學未能在入大學前有效引導學生不落入男學理、女學文傳統的性別分類俗套。
相比來說,私立和獨立學校,以及男女分校系統的表現都遠遠好于公立學校。
報告說,公立學校明顯在抵制男理女文理念方面努力不夠。
據悉,調查以全國中小學生數據庫為基礎,主要分析A-級別(大學入學前最后一年)中學生對六大學科的選擇。
六門學科分別是物理、數學、經濟學、英文、生物和心理學。 六門中前三門主要被男生選擇而后三門主要被女生選擇。參與調查學校的調查結果均與全國平均值作對比。
男女分校
參與研究的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克萊爾·湯普森(Claire Thompson)女士指出,分析結果顯示公立男女混校的學校在鼓勵和引導學生們打破傳統性別選學觀念努力不夠。
研究同時顯示,在男女分校環境中,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要相對小得多。
湯普森說:男女混合的公立學校加深了性別偏見,阻礙了女生選修數理化水平的提高。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這次調研只面對英格蘭的中學,但是估計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情況應該與英格蘭相仿;也就是說全英國都存在同樣的性別偏見問題。
數據顯示,80%的公立學校在鼓勵和引導女生擺脫傳統偏見而選修數理化科目方面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研究同時發現,男女分校學習反而使得男女生學科選擇更加平均與平衡。
成功榜樣
牛津市切尼學校(Cheney School)是一所少有的在這次調查中表現不錯的公立男女混讀學校。
校長卓麗·科比(Jolie Kirby)強調稱,每個學校都樹立起成功男生和女生的榜樣很重要;因為年輕人往往需要榜樣的引導和啟發。
我不認為學校需要更多的資源,她說。 我覺得應該從年輕人進入學校一刻起就幫助引導他們樹立學習趣向。
教育部長伊麗莎白·特魯斯(Elizabeth Truss)表示,數理化對學生們最終找到成功的專業,以至于幫助英國經濟在世界上保持競爭力都至關重要。
她還表示,英國在強調學校提高數理化和電腦科學教育水平同時,也應該強調這些重要的學科不僅僅是男孩子的天下。
(編譯:晧宇 責編:路西)
感謝您閱讀《英國公校使性別成見更嚴重》,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