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紙本館藏分享計畫」幫助圖書館保存經典印刷品 2013年11月27日 03時訊
以巨量數位化計畫(Mass-digitization projects)幫助許多圖書館解除部分紙本館藏的空間需求壓力。但是如何處理那些具收藏價值的經典紙本館藏又成為重要話題。
許多圖書館已經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也就是與鄰近本身館址,例如在同州或同區域的其他圖書館一起合作分享。史密斯學院圖書館館長克里斯托弗.羅林正協助領導最新的地區性合作計畫--東北區圖書館紙本館藏管理計畫(the Northeast Regional Library Print Management Project)。羅林表示,雖然目前對于在東北地區需要多少份鮮少使用的學報,甚至在全國需要多少份還沒有標準答案,但圖書館專業人員需要開始尋找答案。
由美隆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贊助的東北區圖書館紙本館藏管理計畫在2013年7月正式開始運作,全員投入為期18個月的規畫階段。約70所大學圖書館派代表參加開幕會議,其中包括哈佛大學這樣大型學校以及像是衛斯理學院的小型學院。參加第一階段計畫的機構總共約有90個,其中包括四個社區學院。「五校聯盟」執行長兼東北區域合作計畫總監的物理學家尼爾?亞伯拉罕表示,主辦單位設定一個不很高的目標:不貪圖馬上想出解決所有東北地區紙本館藏問題的方案,而是找出哪一個合作模式可吸引足夠興趣讓大家有意愿參與并付諸行動。
幾個分享紙本資料的計畫,已經啟動并運作。其中發展最完整的計畫是于2011年由七個密西根公立大學合作的「密西根州紙本館藏分享行動」(the Michigan Shared Print Initiative)。其中韋恩州立大學擁有超過300萬冊館藏成為最大的參與學校;規模最小的薩吉諾谷州立大學則僅有約21萬冊圖書。中西部圖書館服務聯盟(the Midwest Collaborative for Library Services)執行長蘭迪.丹坤司表示,雖然各圖書館有規模上差異,但大家都曾有一起合作的經驗,所以彼此之間具有相當高度的信任。這種團隊精神在當所有參與計畫的圖書館一起決定什幺書要被排除以減少重複館藏時是十分重要。最后大家同意三個衡量標準要點,于2005年以前所發行或購進的、聯盟會員中已有三份以上相同的及自1999年至今只借出三次或更少次的館藏。在揮起大刀之前,各圖書館也需要真正了解他們有那些館藏以便取捨。為此,他們求助于「永續館藏服務」 (Sustainable Collection Services),一間專門從事該公司總裁里克?拉克稱為「數據驅動的解除選取」(data-driven deselection)服務的機構。拉克先生表示,學報館藏可分成三類:典藏本,用以確保學報資料紀錄是安全存在的;流通副本,確定需要資料的用戶可以實際取得參考;以及所謂「過剩副本」,就是在其他條件都滿足下,仍在書架上閑置的多余副本。他認為,雖然數據不是萬能。可考的流通紀錄也只有幾年保存期限,但是能以數據去證明或是去說明決策會相當具有說服力的。當圖書館將館藏書目和借閱數據上傳給「永續館藏服務」公司后,該公司會建立館藏總覽,各圖書館并可通過該公司線上分析系統將統整后的數據依需求作更詳細的分析。透過這樣的做法,圖書館可以迅速利用數據幫助選擇要放棄或保留那些館藏。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紙本館藏分享計畫」幫助圖書館保存經典印刷品根據2010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圖書館為保留一本書在書架上,每年需要的花費是4.26美元。中西部圖書館服務聯盟的丹坤司先生認為,雖然很難精確地去估計館藏分享工作為這些參與的圖書館們節省多少經費,因為移除20,000本過剩館藏,各圖書館并無法直接回收85,200美元的預算,但圖書館得到的是更多開放空間以及那些空間可以提供的學習或是閱讀功能,這對各圖書館來說是無價的。
譯者: 潘宜欣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