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斐然,2009年9月赴美留學,2013年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傳播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廣播公司爆出“殺光中國人”辱華言論后,她撰文分享了在美國的留學生活經歷,講述從最初自我感覺矮人一截,到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認可與尊重的故事。文章摘編如下:
近來,美國廣播公司脫口秀節目中出現“殺光中國人”言論一事引起廣泛關注。華人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印象如何,種族歧視是否存在,一直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話題。至少在我出國期間,家人、朋友數次提及,他們關心我在大洋彼岸的生活是否舒心,是否可以活得有尊嚴。
美國人比想象中好相處,大多熱情、隨和、有禮,但這并不代表其內心沒有優越感。他們對華人尊重多因其優秀的教育文化,但黃種人之于白種人而言,相對劣勢的地位,在美國人的大腦里已經形成一種刻板印象。
初到美國時,我說著蹩腳的英語,有著與本土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常常沒有自信,總覺得矮人一截。崇洋思想明顯,認為我如何都比不上那些高鼻梁的同學們,也曾十分羨慕他們。
后來,除了可以在家人身邊生活學習,竟不再覺得美國人有其他值得我羨慕的地方。因為發現自己很優秀,認真做人做事,努力不放棄就可以獲得那些不同膚色的人的認可與尊重。
需要分組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美國組員們起初常常會忽略我。他們彼此之間討論地風生水起,幾乎無視我的存在。我經歷過那樣的日子,滿腹委屈,眼巴巴地瞅著他們,也不敢插話。值得慶幸的是,那樣的日子讓我成長。我在課下做大量跟任務相關的資料收集,搶著做各種力所能及的活。組員們逐漸發現我也可以做出貢獻后,又會主動分配給我各種工作,大多是他們自己不愿意完成的部分,很難很繁瑣。我卻從來不拒絕,并且樂在其中。最忙的時候,常常一整天沒有時間吃飯。但是,最終任務取得好成績,同組的美國姑娘擁抱著我說謝謝時,就覺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專業課的老師是一名50歲上下的白人婦人。一頭淡黃色卷發、很胖,走路搖搖擺擺的。那門課的期末考試要求選擇一家傳媒公司,現場模擬交涉,將其推薦給廣告客戶。考試要求介紹得并不詳細,我發郵件問老師除了現場的模擬交涉,需要上交的文字材料有哪些。她竟回郵件嘲諷我說:“你知道考試時間嗎?”盡管認定她不喜歡我,但還是做足所有工作,并全部整理成文字材料。最后,這個從沒沖我笑過的女人在考試結束時一遍遍夸我太棒了。她當時爽朗的笑聲,讓我至今難忘。
我們能否被他人看重其實真得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看重自己。讓自己變優秀,讓自己的國家變強大,便有了自重的資本。美國廣播公司就辱華言論公開道歉一舉即是在美華人滿懷民族自信與責任感,堅定維權的成果。我始終相信,我與腳下這片土地付出的一切努力,終會被世界看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