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留學生壘球賽歡慶中華民國102年國慶 2013年10月20日 09時訊
自1997年起,每逢光輝10月,南加州各大學來自中華民國的留學生社團,為慶祝國家生日,并為增進各校之間交流,年年舉行「國慶盃壘球比賽」活動,已形成一項令留學生社團期待的傳統。
至今已堂堂邁入第17屆的102年國慶盃壘球賽于10月12日,在南加州的南艾市Whittier Narrows公園球場舉辦。今年參賽隊伍,有來自大洛杉磯地區的南加大(UCS)、加州州大富樂頓分校(CSU Fullerton)、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洛杉磯加大(UCLA)、河濱加大(UC Riverside)外,還有遠自兩個多小時車程外的圣塔芭芭拉加大(UC Santa Barbara)及圣地牙哥加大(UC San Diego),共7個隊伍參加,現場還有許多校友隊員們,攜家帶眷與家裏長輩及子女們一起來參加,人數超過120人。
當日上午8時45分舉辦開幕典禮,在面對國旗全體齊唱國歌及各隊高呼創意隊呼之后,由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周慶龍致辭并主持開球儀式。周副處長表示,目前中華民國獲得全世界170幾個國家中的134國免簽證待遇,大家都以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為榮,很高興南加的留學生們以充滿活力的運動比賽來慶祝國慶,向外界展示臺灣的活力。比賽在周副處長開球后正式展開,今年採雙敗淘汰制,讓每一支球隊都能夠與各校同學充分較量球技,下午3點半左右進行冠亞軍決賽。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藍先茜表示,棒壘球是大家公認的國球運動,每年在國慶舉辦壘球賽,除歡祝國慶之外,也希望藉此齊聚各校臺灣留學生,大家以球會友;因此,希望大家輸贏放一邊,能與其它學校交流,聯絡情誼,大家為中華民國102歲生日齊聚,一起渡過愉快又充滿回憶的一天,就是最大的收獲。
今年為球賽擔任賽程設計的加州理工學院隊長洪蘊華表示,他們學校約有40名留學生,大多攻讀博士,為了這次比賽,他們周末都聚在一起練習,培養默契,也達到繁重課業外,以運動平衡身心的作用;而曾連續拿到2010及2011年冠軍的南加大隊,今年更是網羅國家級教練之子等新秀加入,隊長蔡政宏表示,各隊實力都很堅強,希望他們隊可以發揮實力,一舉奪回冠軍頭銜。
經過一整天激烈競賽及精彩的勝部冠軍南加大與敗部冠軍加州州大富樂頓分校的冠亞軍之戰后,隨即舉行頒獎典禮,由藍先茜組長頒贈獎盃給前3名,分別為重回冠軍寶座的南加大、亞軍加州州大富樂頓分校、及季軍圣塔芭芭拉加大,除有大獎盃頒給各隊領隊外,前3名的每位球員都得到一座小獎盃,其余參加的各隊也都獲頒一座表現優異獎,另外頒發3名啦啦隊獎,獲獎隊伍分別為洛杉磯加大、加州理工學院和河濱加大。大家在頒獎比賽后依依不捨結束一天的活動,并相約明年103年國慶盃再見。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留學生壘球賽歡慶中華民國102年國慶比賽精彩照片都將張貼在駐洛杉磯教育組同學會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cdteco),以供大家分享,并茲紀念。
駐外單位:駐洛杉磯教育組沈茹逸∕藍先茜撰稿
本文章來源于臺灣教育部,請我們一起了解下臺灣教育的一些情況吧。臺灣與祖國大陸一樣,有著濃厚的重視興學辦教的傳統。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就在臺灣開始興辦教育事業。17世紀中葉,在孔廟設立“太學”,陳永華為“學院”,也是“太學”的主持人,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學校。陳永華不僅自己鼓勵鄉社辦小學,還重視高山族的教育,鼓勵高山族送子弟入學。清政府治理臺灣后,更重視臺灣的教育事業,在臺灣逐步建立府學、縣學和社學,歷任巡臺長官都兼任臺灣的學政(教育長官)。福建巡撫沈葆楨入臺主持防務后,為發展東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指示舉辦“番學”,從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發展。臺灣逐漸建立起包括“太學”、府學、州學與“番學”在內的初步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