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新聞資訊】中國與東盟教育合作駛向"深水區"推進"一體化" 《中國與東盟教育合作駛向"深水區"推進"一體化"》新聞由新華網10月07日報道,轉載。
新華網貴陽9月19日電來自泰國的女大學生宋佳瑜正在貴州大學攻讀企業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她在中國獲得學位的朋友回國后,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這讓她對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充滿信心。
“我想回國找一份大學老師的工作。中國與泰國學歷學位互認,為我們留學生回國順利就業奠定了基礎。”宋佳瑜說。
學歷學位等資歷互認是中國與東盟教育實現“一體化”的重要內容。記者從正在貴陽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上了解到,隨著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活躍與深化,雙方教育“一體化”正在向深入推進。
中國與東盟國家既是友好近鄰,也是重要戰略伙伴。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近年來,中國努力加強和深化與東盟各國的教育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中國—東盟教育“一體化”。
據了解,目前中國已與東盟十國全部簽訂了教育交流合作協議,其中與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四國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為雙邊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政策上、法律上和機制上的支持和保障。
截止到2012年底,中國在東盟各類留學人員已超過11萬人,提前8年實現與東盟十國教育交流的“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東盟在華留學生總數也已突破6萬人。
同時,中國開設了所有東盟成員國的語言專業,并積極推動東盟國家的漢語教學,東盟十國已建有29所孔子學院和15所孔子課堂。中國還成立了10個面向東盟的教育培訓中心,幫助東盟國家培訓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
“教育‘一體化’是為中國與東盟教育交流提出的一幅宏偉藍圖。”中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王立生說,“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雙方還需要開展許多重要合作。當前最關鍵的是,進一步解決資歷互認問題。”
中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認證處處長李屏說,資歷互認是 “一體化”的前提,其不僅針對高等教育,還包括學歷、學位、證書以及職業資格等。目前中國與東盟許多國家仍未簽署資歷互認的協議,這會為雙方留學生回國就業和繼續深造、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等帶來制度上的障礙。
【新華網 - 新聞資訊】中國與東盟教育合作駛向"深水區"推進"一體化"王立生建議,中國與東盟各國都應盡快建立起本國的資歷框架,對國內的教育體系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歷對比,從而形成互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