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英國利物浦大學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所在位置:英國,Liverpool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81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語言 網絡課程 預科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20655人院校地址:Student Recruitment and Admissions Office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L41)The Foundation BuildingBro8316
2013年08月29日 《利物浦遇見圓明園》一文由出國留學網(WwW.Liuxue86.coM)轉載發布。
展覽廳布景 (攝影:利物浦大學研究生張易男)
對于很多人來說,游覽完整的圓明園或許要指望著不切實際的“穿越”,但我卻有幸在利物浦的畫廊來了一次與圓明園的親密接觸。
展覽設在披頭士樂迷的朝圣之地利物浦馬修街的畫廊View Tow Gallery。沿著狹窄的樓梯一路至畫廊的頂層,拉開畫廊簡樸的木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扇中國傳統園林特有的寶瓶門。
如果身邊來回走動著的不是利物浦當地參觀者,有那么幾秒,我真以為自己身處的是中國的某一園林。
走進畫廊,我看到一些參觀者們在悠閑地翻閱著展覽配置的與圓明園相關的書籍。人群中有一位身穿深色素雅西裝的中國女士,干練的短發,面帶溫和地笑容。我一眼就認出了她,她是清華大學郭黛姮教授。
出于對展覽的濃厚興趣,來之前有網上搜索過相關的信息,了解到郭教授原來是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的得意門生,中國古建的權威。我懷著滿心的敬佩上前與郭教授打招呼,郭教授也熱情地和我握手,還交代在場的一位員工為我解說。
“復原”圓明園
與郭黛姮教授合影
畫廊很小,四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被精心的布置成一個放映廳和兩個展覽廳。 在壁紙和紙質墻面的裝飾和分割下呈現出一座金瓦紅柱的小樓和一個帶有涼亭,荷花池,假山,并且綠蔭滿布的小花園。墻面上掛著一幅幅十八世紀的中式園林圖片和畫作,每幅圖都介紹了一個景觀:別有洞天,鏤月開云,碧瀾橋,寧和園……
放映廳里,投影儀播放的是圓明園電腦技術修復后的樣子,根據解說我了解到,郭教授的團隊里包括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學生、電腦技術人員,和圓明園工作處的工作人員。
他們對于圓明園的研究從2000年開始,根據歷史和考古文獻及畫冊等資料,配合電腦技術,開發了一個名為“再現圓明園”軟件。目前,運用電腦3D技術復原的只是圓明園里一百多個景觀中的十二個景點,或許至少十年后我們才會有望看到完整的圓明園全景。
現場,我體驗了用iPad操作這個軟件觀看圓明園的部分被修復了的景觀。據郭教授在現場演講中的介紹,從建筑的磚瓦柱子,到庭院里的樹木花草,在被設置在這個軟件里的過程中都經過了嚴格的科研考察。如果當時是置身圓明園遺址上,在GPS的支持下,手中的iPad將會為我展示出鏡頭掃過之處廢墟上景觀被摧毀前最真實的樣子。
了解圓明園
體驗“再現圓明園”
展覽的參觀者很多是畫廊主人邀請的利物浦當地市民,其中也包括利物浦市長,也有看到宣傳冊莫名而來的。對絕大部分在場的英國參觀者來說,他們對圓明園的了解真的很少,當聽到圓明園被摧毀的歷史介紹時,現場片刻的靜寂中不時也夾雜著些嘆息。
記得有朋友向我提過,他曾在與一位英國朋友的交談中發現那位朋友對于圓明園被毀的歷史毫無所知時,感到驚訝與無奈。在參觀中,一對英國夫婦誤把我當成工作人員,希望我能為他們講解,于是我便把了解到的翻譯給他們聽,帶著莫名而來的責任感。
圓明園是否會重建,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郭教授的團隊在努力地用數字化的技術將它恢復并記錄下來。
在北京讀大學的時候,我和媽媽曾頂著烈日游逛著只剩廢墟和樹木的圓明園,殘缺的園林呈現的是沉重的歷史話題。那時候沒看到的景致竟讓我在遙遠的異國他鄉一飽眼福。
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有幸,當你手持iPad游覽圓明園,對比著摧毀前后同一景觀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責編:鈴蘭)
學校名稱:英國亞洲大學 ????? 所在位置:韓國,???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71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語言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9126人院校地址:http://hanguo./school/7417
感謝您閱讀《利物浦遇見圓明園》,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