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長期趨勢評量研究指出中小學生閱讀與數學均有進步 2013年07月27日 09時訊
美國聯邦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于本(2013)年6月27日公布「2012年國家教育報告:學術進步趨勢」(The Nation's Report Card: Trends in Academic Progress 2012),報告發現當前的9歲及13歲學生的閱讀與數學分數比40年前的同齡學生來得高。
「2012年國家教育報告:學術進步趨勢」是一項長期趨勢的評量研究,其設計實施之宗旨在于追蹤分析9歲、13歲及17歲學生的學習成就變化趨勢,這項評量研究計畫是從1970年代開始實施。2012年的該項報告對于17歲齡學生并沒有發現與9歲及13歲學生同樣的在閱讀與數學分數上的進步趨勢。
這項長期趨勢評量研究每四年辦理一次,評量學科為閱讀與數學,主要目的在分析美國學生隨著時代變化的學習情形改變狀況,閱讀是首先辦理的科目,在1971年實施,數學則是在1973年,2012年的評量是針對全美超過5萬所公立及私立學校學生進行評量分析,并與1970年代的評量結果進行比較。
至于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量」(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也就是一般熟知的「美國國家教育報告卡」(The Nation's Report Card),評量對象則為4年級、8年級及12年級學生,評量科目包括閱讀、數學及其他學科。長期趨勢評量研究與其最大的不同,包括在問題的命題及評量的方法二方面,其差異極大,尤其長期趨勢評量研究主要在捕捉隨著時間變遷學習成就的改變情形,長期趨勢評量研究的報告呈現方式是以平均分數呈現,其分數介于0-500之間,并以百分位數(percentiles)呈現,例如,第10、第25(或低于表現),或是第50(中等)、或第75及90(或高表現),以及呈現表現水準的150、200、250、300、350等分數(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2013)。
本次公布的結果中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黑人學生及西班牙裔學生比以往的成就比較起來都有明顯進步。此外,在二個學科中的性別成就差距也逐年縮小,女性在三個年齡層中的數學成績都比40年前進步,9歲的男性學生在1971年至2012年間的閱讀成就也縮小,雖然女性學生在閱讀還是表現較高,但是兩性之間的差距從1971年的13分降至2012年的5分,性別間的成就差距縮小了3分。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長期趨勢評量研究指出中小學生閱讀與數學均有進步茲綜合整理「2012年國家教育報告:學術進步趨勢」主要發現包括(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3):1. 三個年齡層的低成就表現學生之分數與40年前相比,閱讀與數學部分,表現較低的學生群其進步情形大于其他得分較高者。2. 三個年齡層的學生,在課堂外每日基于樂趣而閱讀,或是一周課外閱讀一至二次者,其表現較一年課外閱讀少數幾次的學生表現為佳。3. 比較2012年及1984年基于樂趣而花時間閱讀的情形,2012年的9歲學生基于樂趣而閱讀的比例沒有改變,但在13及17歲基于樂趣而閱讀的比例則是下降的。4. 自從1986年,13歲學生修代數的人數呈倍數成長,自從1978年,17歲學生修先修微積分或微積分者則是超過三倍成長。5. 與1970年代相比,三個年齡層學生都有更高比例。6. 與1971年的閱讀及1973年的數學相比,2012年在9歲及13歲都比較高,但在17歲則沒有顯著差異。7. 三個年齡層學生的閱讀與數學成就與1970年代的表現相比,黑人學生比白人學生進步較多。8. 從1970年代迄今,三個年齡層的西班牙裔學生在閱讀成就進步比白人學生多。數學部分則是13歲及17歲進步較多。9. 女性學生在閱讀持續勝過男性學生,但9歲學生在從1971年至2012年間的性別差距縮小。10. 在9歲及13歲,男性與女性學生的數學成績沒有明顯差距,但17歲的數學差距與1873年相比,則有縮小。
撰文: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張佳琳參考文獻: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2013). New NAEP Report Compares Today's Student Performance With That of 40 Years Ago. Long-term trend assessment shows improvement for black and Hispanic students since the 1970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agb.org/newsroom/naep-releases/longtermtrend2012.html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3).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Trends in Academic Progress 2012. U. S. (D. C.):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nces.ed.gov/nationsreportcard/pubs/main2012/2013456.aspx.
本文章來源于臺灣教育部,請我們一起了解下臺灣教育的一些情況吧。臺灣與祖國大陸一樣,有著濃厚的重視興學辦教的傳統。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就在臺灣開始興辦教育事業。17世紀中葉,在孔廟設立“太學”,陳永華為“學院”,也是“太學”的主持人,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學校。陳永華不僅自己鼓勵鄉社辦小學,還重視高山族的教育,鼓勵高山族送子弟入學。清政府治理臺灣后,更重視臺灣的教育事業,在臺灣逐步建立府學、縣學和社學,歷任巡臺長官都兼任臺灣的學政(教育長官)。福建巡撫沈葆楨入臺主持防務后,為發展東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指示舉辦“番學”,從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發展。臺灣逐漸建立起包括“太學”、府學、州學與“番學”在內的初步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