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因應新簽證制度變革處理成本增加與影響 2013年07月27日 09時訊
根據英國致力于制定大專院校資訊透明標準的高等教育高標準組織(The Higher Education Better Regulation Group, HEBRG)(注1)最新研究資料顯示,英國大專院校為符合英國內政部2012年4月以后第四級簽證(Tier 4)的變革,2012-13年已經支出總計6,700萬英鎊用于因應新簽證制度變革,比原先的預估多出了2,700萬英鎊。簽證制度的變革,乃針對非歐盟國家的學生,于入學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前,需累計一定積分以獲得入境英國的簽證。有鑒于過去許多沒有審慎發放入學通知的教學機構,因發放了第四級簽證給有心來英國從事打工的國際學生,使得英國就業市場遭受侵蝕,從2009年開始英國移民局決定開始實施一連串的簽證變革制度,藉更嚴格的把關使第四級簽證不再被無心求學的人過度使用。 然而,為了符合移民局更嚴苛的簽證發放,英國大專院校確實也付出不少處理成本。這些處理成本包括,從申請前到申請時入學通知的發放,簽證系統的建置和維護管理,學生報到后的點名與登記,監管學生簽證到期后的動向,以及協助學生轉學或續簽等繁瑣手續,大專院校付出了額外的人力物力以及設置相關簽證諮詢人員進駐,已經遠超過當初簽證制度變革前的設想。根據高等教育高標準組織調查24所大專院校后,發現大專院校彼此間為符合規範所花出的成本,有相當大的高低差異。大學花在處理或提供簽證諮詢的成本,從最低每個學生46英鎊到最高2,392英鎊都有,一年平均付出最低4,366英鎊到最高77萬2,537英鎊之間。也就是說,同樣都是符合規定,有些高等教育機構就付出比別的機構多50倍的成本來符合英國移民局的要求,顯示英國大專院校對于新簽證制度有相當高度的重視。大專院校處理簽證成本雖然增加,但該份報告也發現,大學為了降低成本逐漸開始標準化內部處理簽證的流程,并更嚴格的管控國際學生的動態,同時也集中在尋找資質優異的國際學生,不再像過去不審慎的發放。此外,英國大學更重視國際學生的入學率、畢業率,有些學校更是積極改善課程進行方式以剔除資質不佳的學生。 除了大專院校要付出處理成本以外,國際學生同等也因為新簽證制度而付出相當的成本。平均來說,國際學生因應新簽證制度變革,比起過去總計多支出31萬2千元英鎊至35萬8千元英鎊之間的花費。正因為成本增加,今年英國整體境外移民人數創下十年來最低,但頂尖高等教育學府的入學人數卻微幅增加了百分之5,顯示英國頂尖高等學府仍然吸引著優秀且具相當財力的國際學生。由上述,簽證制度的變革雖然使英國大專院校和國際學生的成本都增加了,但國際學生因大專院校提供更優質的課程而受惠,大專院校則是吸引到優秀且有相當財力的國際學生。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因應新簽證制度變革處理成本增加與影響注1:高等教育高標準組織(The Higher Education Better Regulation Group, HEBRG)成立于2010年,由三個單位出資設立(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the Scottish Funding Council, Department for Employment and Learning(Northern Ireland))并由Universities UK與GuildHE贊助。雖然英國大學有校園自主,但由于大專院校均或多或少有接受政府補助,為使各大學處理標準一致,各項資訊均能透明化,高等教育高標準組織致力于大專院校處理標準的統一化,以期使大學生在校園的學習經驗更加愉悅。詳細請見http://www.hebetterregulation.ac.uk/Pages/default.aspx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