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7月15日報道,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亞洲大學生出國留學人數占全球留學生總人數的53%。
十年來,全球高等教育市場飛速發展。出國留學不再屬于極少數精英團體,其人數在2000—2011年間增長了兩倍左右。根據經合組織7月發表的數字顯示,約450萬大學生出國交流、學習,而20年前則約為130萬。
如今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年輕人出國求學的費用也有所降低。出國首先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語言水平,其次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保持一項優勢。尤其是中國、印度和韓國占出國留學的很大比重,也很鼓勵大學生在國外深造。
在2011年,這三個亞洲國家出國留學的大學生人數在全球海外深造總人數的53%。歐洲則落在亞洲之后,只占總數的23%,在非洲之前(12%)。
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留學事業發展迅速
毫無疑問,美國仍然是出國留學的首選之地,接收全球留學生總數的17%。英國緊隨其后,占13%。其次是澳大利亞,德國、法國。
雖然美國獨占鰲頭,但如今其對外國留學生的吸引力逐漸減小。在2000—2011年間,美國的留學生數量有所減少。相較2001年,2011年同比下降6%。同一時期,德國的留學生人數也減少了3%。因為在國際教育市場中出現一些新興國家。在2011年,選擇前往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和西班牙的學生人數有了明顯的增加(每個國家至少超過4%的增幅)。在亞洲,韓國則及時擺脫留學生數量減少的窘境。因為如果韓國的僑民有出國讀書的意愿,國家也會吸引他們回到韓國讀書。如今,雖然韓國接收留學生的數量不是很多,但十年間已增長17倍左右。
費用是首要考慮因素
學費及生活費已成為學生在考慮出國目的地的首要因素。若費用高居不下會打消學生前往學習的念頭。因為留學生需要支付比本地學生高很多的價格,有時令人難以負擔。比如瑞士和瑞典,最近幾年,自從其引入針對留學生制訂的高額學費后,留學生數量減少60%。
相反,在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或英國,高昂的學費并沒有成為他們的障礙,因為學生可以得到助學貸款或者獎學金。還有其他情況,某些項目會提供多種就業機會,也會受到學生的青睞,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留學生是“王牌”
留學生對于接收他們的國家來說,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王牌”。對于對象國及其機構而言,國際學生都是一種實力的體現。據經合組織稱,加拿大認為這種實力是一種經濟能力的體現,甚至比鋁礦出口或航天制造業等更加重要。此外,2010年時,經合組織表示,留學生在加拿大學習、居住和生活已為其帶來80億美元的經濟收入。這一數字超越了加拿大鋁礦出口(60億加幣)或航天制造業(69億加幣)的收入。去年,超過10萬位年輕人選擇加拿大作為深造的目的地,刷新其歷史記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