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學生小紅原本以為,移民(微博)美國后,就可以擺脫升學壓力,沒想到來美國升學也有苦惱。首先是她的英文程度明顯不如班里在美國長大的學生。為應付難考的SAT,母親不得不為小紅找了洛杉磯一家補習學校。小紅期望今后學習設計,而上藝術學校要準備升學作品集,因此還要再上一家幫助準備作品集的輔導班。這些加起來,每月家長的花費已上千美元,這還沒算升學必需的課外活動及個人陳述。
中國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躲避高競爭的壓力而移民美國,但他們來美后很快發現,美國也并不是升學的天堂。雖然美國的升學制度不像國內一樣單一取決于分數,但課外活動、個人陳述和SAT也并不那么輕松就可以達到要求。于是,在華裔移民集中的社區,各式補習班應運而生。有補英文、數學、化學的,也有針對新移民子女專門補習寫作的。雖然美國公立學校下午兩三點就已經放學,但不少華人孩子馬上就需要進課后補習學校,通常到下午六七點才能被家長接回家。如果一家有兩三個孩子,媽媽基本上就成了奔波于各種補習學校之間的“專職司機”。
家住南加州的華裔家長陳太太無奈地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華裔集中的公立學校,基本上是華裔孩子之間競爭的局面。她表示,現在大學競爭這么激烈,學費又這么貴,如果想讓孩子順利進入大學,甚至得到獎學金,家長就必須先投資,讓孩子經過補習學校的包裝,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不過,從小在沙加緬度非華裔社區長大的莉亞(Li Chia)并不認同這種說法。莉亞當初以優異成績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 她的父母也是英文不太好的第一代移民,無法給她更多的指導。莉亞說,她在初、高中一直活躍于各種課外活動,且GPA成績保持良好,個人自傳中突出了自我特點。當她聽說有些華人家長可以每月花數千美元送孩子補習時吃驚不小,她表示,不少美國中產家庭根本無法支付這筆開銷。
當然,送孩子進課后補習學校也和美國法律相關規定有關。來自中國大陸的李太太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當初來美國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壓力小一些, 但是美國公立學校放學太早,而她和先生都必須上班,沒有辦法讓不到12歲的孩子放學后自己留在家中。李太太說,鄰居曾把一個10歲男孩獨留家中,有幾次讓管理公寓的經理發現,就警告他們說,如果再這樣就會報警,結果他們不得不送孩子進補習學校。
至于補習學校的質量,也是見仁見智。李太太表示,她曾經參加過某補習學校的升學講座,當時既有升學專家的演講,又有已經升入大學的學生現身說法,給人一種非常可信的感覺,但是孩子上課后才發現,“升學專家”一次沒來過。對此,不少有經驗的華人家長表示,選擇課后補習學校最主要是家長之間口耳相傳,對學校的師資情況有基本了解之后,再進行選擇。(記者:何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