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泰國教育部與SEAMEO INNOTECH加強合作 2013年06月28日 12時訊
泰國教育部常務次長Sombat Suwanpitak及Siriporn Kitkuakul、教師及教育人員發展國家組織(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Personnel,以下簡稱NIDTEP)主管以及國際合作部門主管等于6月17日會見東南亞教育部長會議組織(SEAMEO)菲律賓INNOTECH主管Ramon C. Bacani博士及資深專家Pierangelo B. Alejo,會議目的主要在探討如何加強與SEAMEO INNOTECH合作為2015年東協成立后之遠距教學課程奠定良好基礎。
SEAMEO INNOTECH代表把自2009年起與NIDTEP合作情形做一簡報,例如東南亞學校課程及教學領先計畫(Instructional and Curricular Excellence in School Leadership for Southeast Asia,簡稱ICEXCELS)、第一屆東南亞學校教學及學習領先計畫(The 1st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cellence in School Leadership for Southeast Asia ,簡稱TEACHEXCELS)建立遠距家教計畫(A Flexible e-Learning Tutor Capacity Building)以及2011泰國證書及認可計畫(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in 2011 in Thailand)會中也討論了如何增加泰國教育部與東協教育合作的新倡議,泰方教育部提議SEAMEO INNOTECH續辦兩次ICEXCELS訓練計畫以及在2014年開展新的SEAEXCELS計畫。
參考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泰國教育部與SEAMEO INNOTECH加強合作 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