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加國大學迎接的挑戰及因應策略 2013年06月28日 12時訊
在過去一年,大學的未來走向,尤其是與工作、學費和經費相關的話題引發討論,雖然入學率仍持續攀升,畢業后就業率仍然穩定,大學仍被指責缺乏求職指導及學費過高。但大學高等教育的經費縮減也造成學校必須在更少的資源及更大的壓力下達到與往年相同或更好的目標。
透過訪問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其中有不少學生表示,他們在經過4或5年的大學教育后,需要幾個月的休息,打算去旅行,之后再認真考慮找尋工作。但也有畢業生已找到工作,非常期待職涯的開始,這一部分的畢業生通常是在學時活躍于不同的領導角色,而也有些畢業生接受的工作不符自己期望,但只要盡力去做,這些成就都有可能會為他們帶來新的機會。
根據以上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因現在的社會經濟正面臨低潮及轉變,大學畢業生對未來也有不同的期許,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大學所學及能夠實際運用的差異性都需要列入考量,有許多人擔心在大學畢業后,只會在麥當勞速食店工作,但加國的麥當勞已被連續認定為排名前50名的雇主,在員工訓練及未來發展上受到肯定,也提擢女性成為高層干部,現在的資深領導就是從基層做起。
經濟趨勢雖不明確,但大學入學率持續上升,自1980年起,入學率已翻倍,過去10年出現44%的成長。更明顯的是研究生入學率成長了80%,現在就讀大學部的加拿大學生約超過100萬人,而就讀研究所的則有20萬人左右。
這些成長率的主因是來自于加國轉向知識社會,也是因為人口數的改變,在嬰兒潮之后的下一代會影響接下來15年的大學入學率,來自于新移民及國際學生將使城市地區的大學維持高入學率會見改善,反而是偏遠地區大學的入學率,因就學年齡層人口減少會受較多影響。
高等教育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經費,目前已有入不敷出的現象,各大學來自省政府的經費,在2008至2009學年每個學生平均約有10,654元的津貼,而安大略省有占全國40%的大學學生,每位學生平均僅有8,233元的津貼,在全國10個省份當中排名最后。
高入學率及經濟壓力使教授與學生的比例被迫上升,從1970年代每1位教授帶12位學生,到今(2013)年每1位教授須帶22位學生,安大略省為每1位教授帶25位學生。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加國大學迎接的挑戰及因應策略也因如此,求職方面的挑戰,入學率的改變和經費縮減使大學不得不將教學模式轉移至應用學習,包括職涯實習或其他實習計畫,幫助學生取得更多實際職場經驗及所需技能,像Guelph大學更是進一步的將商學、領導與創業知識提供給工程學、藝術、農業等主科學生,幫助學生了解對組織、管理及創業等知識。
無論是網路或傳統課堂,教授也需要發展新的教學法及測驗方式,有效的將所需資訊傳遞給學生,并與社區領導階級聯繫,建立良好關係,藉此協助學生和社區合作的機會,讓學生磨練所學技能及發展專業人際網絡。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