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東南大學四人留學小組張彤、陳宇、吳曉、汪曉茜在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與瑞典皇家工學院產業生態系合作交流的總體框架下,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應邀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皇家工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與瑞典皇家工學院產業生態系合作交流的核心內容是可持續性城市建設與生態節能建筑。考察研究瑞典及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可持續性城市建設的先進技術與成功經驗、開展相關項目合作是留學小組訪問研究的主要內容,目的是為我國大規模城市建設所面臨的緊迫的節能降耗與減少環境影響等問題提供借鑒,并通過項目實踐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冬冷夏熱地區建筑的節能降耗樹立典范。 留學伊始,圍繞著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生態建筑主題,四人根據各自專業背景,確定了不同的研究專題和目標,隨即便積極有效地展開了工作。張彤、陳宇來自建筑系,以生態建筑、舊建筑改造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技術為專題;吳曉來自城市規劃系,重點研究規劃層面的生態技術理論和方法;汪曉茜來自建筑歷史理論研究中心,以生態建筑和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和方法為專題。通過多層面多角度的研究,對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和生態建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結合個人興趣,四人還分別對斯德哥爾摩的新城建設、地鐵藝術、校園規劃、城市公共空間藝術、現代教堂、著名建筑師及其作品等進行了研究。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與瑞典皇家工學院從2004年開始建立合作聯系,于2005年聯合成立“中瑞生態建筑研究中心”,到目前為止已有兩位教師在皇家工學院攻讀聯合培養博士。留學小組在訪問期間,在完成個人專業工作的同時,努力強化與拓展兩校以及東南大學與瑞典其它專業機構的合作聯系,促成皇家工學院產業生態系主任RonaldWennersten教授與何穎方女士于2007年3月再次訪問東南大學,就后續合作的工作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國出版等問題取得了實質性的會談成果;瑞典Tengbom建筑師事務所的StellanFryxell先生也于2007年3月訪問東南大學,并在建筑學院做了“瑞典首都的可持續性建設”的專題演講。通過包括留學小組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東南大學與瑞典皇家工學院的合作正在各個層面得到實質性的拓展與深化。 通過一年的訪問研究,留學小組積累了大量專業資料,對生態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理論、技術和設計方法等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留學小組成員表示將利用這些優勢,進一步深入研究,并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發揮更大的效益。目前有四個方向的工作計劃。一,與其他同事合作撰寫一部專著《綠色北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建筑》(暫名),該書已與東南大學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并已列入“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計劃”,預計年內完成;二,結合本職教學工作,在本科建筑設計教學中系統地加入生態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相關理念和方法,以求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環境意識、掌握生態節能技術的新一代建筑師。此設想已經制定出較為系統的計劃,并已在低年級開始教學實驗;三,繼續研究留學期間收集的專業資料,結合國內實際問題,進行對比拓展研究,成果論文將在今后陸續發表;四,繼續推進和發展東南大學與瑞典皇家工學院良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并將其擴展至瑞典其它專業技術機構,爭取獲得更多實質性的合作研究成果。(供稿/駐瑞典使館教育處)
來源:神州學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