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的高中以下學歷學生所占比例已接近20%。其中小學生占多數。“幼童留學”逐漸成為一種現象。而越來越熱的“游學”或“修學”夏令營備受家長的熱捧,被稱為孩子留學的“探路石”。
“幼童游學”漸成主流
“游學”是繼“留學”后,走進中國家長視野的新興青少年成長方式。游學的主要方法即離開熟悉的環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游玩,既不是單純的學習,也不是純粹的游玩。
記者從相關機構了解到,從四月份起,暑期國外游學團就已提前預熱,部分家庭甚至為孩子報了兩個以上的游學項目。
“為了給孩子日后留學做好準備,越來越多低齡學生參與到了暑期的海外游學中來。”一鳴留學顧問趙蓓表示。
讓孩子實現自我突破
“海外游學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語言能力、溝通能力,讓孩子在早期可以接觸到純正的西方文化,而且可以為將來出國留學探路。”趙蓓認為,通過游學,主要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自我突破。
語言突破。不論你在國內英語口語水平如何出眾,完全脫離母語,投身全英語的環境是完全不同的情況,與當地居民隨時隨地交流,可幫孩子學到很多日常用語,這對形成語言習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程中心上課,采用西方的教學方式,也非常利于孩子在學習上做好海外留學的準備。
感受當地文化。7-20天的游學項目可以很好地讓孩子深入當地,全面感受當地文化,在生活各個方面接收到不同文化的信息,很好地感受西方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東西方文化以及價值觀的差異。
融入團隊。海外游學可以使孩子在團隊溝通,應急情況處理等方面,獲得多種多樣的溝通交流機會。并在與其他孩子以及領隊的溝通中,建立起自己的“小小社交圈”。這對孩子成長和對社會更好的認識非常有利。
多數孩子為留學“預熱”
游學在歐美有著百年歷史,而在中國才剛剛起步。近年來中國海外游學行業不斷升溫。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一場留美學生家長見面會上曾說,游學作為一種預熱過渡手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適應美國的文化和社會,為將來的留學做好心理和精神準備。
他認為,很多中國學生對美國的文化和適應能力不強,再加上自制能力差以及對留學困難估計不足等因素,導致了他們在美國基本只能在中國人的圈子里生活,始終無法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社會,不能最大體現留學美國的價值。
目前市場上一些游學項目,有專門針對性的“融入生活”、“英語指導”、“口語訓練”、“留學規劃”等項目,就是根據中國學生在留學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前克服留學路上的困難。
對此,靈格風的劉老師表示,這些針對性的預熱修學項目,可以讓孩子提前感受和適應留學生活,以便將來能在真正留學時快速適應國外的學習及生活,達到成功留學的目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