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ACT 2012全美高中課程調查 提出邁向更高標準政策方向 2013年06月07日 12時訊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機構(ACT)每三到五年進行一次「全美高中課程調查」,調查教師的授課內容、認為自己的授課主題對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的成功有多重要等相關項目。該機構于近日公布2012年所作調查結果供大眾參考。這份調查也詢問教師對ACT的「大學院校準備程度標準」和「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的看法。
該報告中表示,ACT進行「全美高中課程調查」的承諾如下:?透過證據與研究成果,開發、驗證我們所提出的各種標準、評量、基準等;?維持健全的研究進度,持續報告各種重要教育指標(大學及就業準備條件、招生管理趨勢、以及大學準備程度的真實狀況等);?繼續開發評量、報告、介入措施等,協助個人探索從幼稚園到就業的成功之道。
因此,ACT將秉持以下原則持續推動他們的課程相關改革進程:1.教學時間最大化。2.建立合理的測驗時間。3.提供透明管道,連接「大學校院準備程度標準」和「共同核心課程標準」。4.利用技術提高學生參與度,產出更多有意義的成果,并將這些成果即時分享。5.增強以證據為中心的評量設計,儘快使用新的科技(如人工智慧評分)。6.將科學納入評量的重要科目。7.透過研究驗證,反映現實上各種不同面向的「準備程度」與「成功」標準。
本次報告定名為「邁向更高標準的政策方向」,特別標示出ACT 2012全美課程調查結果與當前教育政策之間的關係。
報告中揭示的教育政策與實務方向如下:?高中教師與大學教師對「大學院校準備程度」的認知仍然有巨大的落差,這表示12年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仍然缺乏連貫,可能有礙于高中畢業生準備進入大學的努力方向。?許多教室需要更好、更多、更安全的電腦科技設備,才能符合「大學院校準備程度」與「職業準備程度」的評量標準。各校、各地區、甚至各州之間的數位落差,都可能大幅影響評量結果的可靠性。?各個高中對新評量標準的熟悉程度落差很大,地方政府與州政府所設的評量目標都還沒達到。這表示真正了解新的評量標準的高中教師還不夠多,教室硬體設施也還不足。?然而,12年義務教育系統的教師其實普遍樂觀看待「大學院校準備程度」與「職業準備程度」評量。大部分教師都支持,并將致力于應對新的評量標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