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成功教學經驗分享:五個進行協同教學的訣竅 2013年05月04日 01時訊
并不是每個孩子的學業表現都處于頂端或谷底。其實,大多數的學生都處于中間地帶,他們品行良好、成績中等、總是乖乖做功課,在課堂上也常常保持沈默。作為忙碌的老師,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跟這樣的學生說話,畢竟,像這樣的好學生在學校里是不會有問題的,他們得把時間花在處理那些問題更嚴重的學生身上,或是指導那些天賦異稟的學生。通常,這些學生們也不見得希望得到太多的注意,覺得保持常態就好了。不過,其實只要老師們愿意,花一點時間跟其他老師或專家進行協同教學,若是配合得宜,反而能幫助這些看似程度中等、數量極多的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進而得到優秀的學業表現。
協同教學并不容易,但其實也沒有那幺難。以下是透過實務經驗所得來的五個訣竅:
1)一定要信任孩子。適應協同教學需要花一點時間,因此務必要定時請學生們回饋感想,也要跟他們溝通。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們進行深化而且個別化的教學指導。也不要企圖去改變合作老師的教學風格或特色。相反地,應該要放開心胸擁抱差異。觀察合作的老師們帶給學生何種正面的影響,并且把它們融合、協調到你自己的教學風格當中。
2)當錯誤發生時,要勇于承認錯誤,也不要推諉責任。要跟合作老師彼此扶助,共同來處理挑戰與失敗。雖然,在溝通彼此感受、想法及意見的過程中,可能會讓你感到難堪,甚至倍受責備;然而這卻是唯一能從合作老師那里得到最大益處的辦法。
3)將彼此的角色定位清楚。事前要做好分工,確定合作老師有他該扮演的特殊角色,而不是複製你自己的角色。例如,你的工作是負責內容部份,像是規畫課程、出作業、打成績等等。而你邀請來的合作老師,則是提供他的專長,像是該學科的相關學習策略、技巧、工具,以及可以整合應用在其他課堂上或是生活上的理解知識等等。
4)溝通與反應。你與合作教師之間要能進行對話,持續討論適合這堂課的策略,并隨時視情況調整課程設計。同時,也要試著去挑戰現況,從各方面蒐集資料并進行分析,再用這些分析過后的資料來進行反思,看看是否有任何要改變之處。有一些句型是可以用來開啟對話或調和氣氛的,像是:「這是我所注意到的...」、「我正在考慮是不是要...」、「你覺得如何呢?」你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很誠實;不要對你的合作伙伴有所保留。
學校名稱:英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所在位置:英國,Oxford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096年學歷:語言 預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9486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University of OxfordWellington SquareOxfordOX1 2JD,United Kingdom8327
5)真心誠意地去嘗試。說真的,要找個藉口讓自己不進行協同教學實在很簡單,只要說一聲「我們的時間表對不上」就行了。然而,這會讓你錯過很美好的學習與成長。先把這些藉口放一邊,從小型合作教學開始做起。例如,從只協同教學一堂課開始,先把彼此的角色定位清楚,觀察看看這堂課進行得如何。在第一次合作結束后,跟合作老師一起檢討這堂課,并把結論報告給你的主管長官。接著再進行一次協同教學,這次把主管長官也邀請來旁聽。結束之后,再進行一次對話,看看這樣的模式是否對學生可以產生助益。在評估過后,若效益良好,則可以將這樣的協同教學模式提供給其他老師作為參考,讓全校都能受益。
在自己的教學世界里筑四面墻,會讓一個老師感到安全:這是「我的」教室,「我的」空間,「我的」教具東西。把這些象徵性的墻打掉確實是很恐怖的。然而,這同時也很值得。和其他老師一起工作,將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他的學習模式以及學習策略。老師也更有余裕去注意學生們的需求以及發展,也更能跟著他們成長的步調一起前進。
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