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的故事"系列報道三
畢萬里簡介:198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系,1987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獲碩士,1987年~1991年在北京醫科大學工作,1991年就讀于Cincinnati大學醫學院,1997年博士畢業后在世界最大的生物儀器公司ABI就職;2002年底辭職開辦NuStar公司,2006年底參加首屆春暉杯創新創業大賽并獲一等獎;現任蘇州新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筆者愿借此機會向“春暉杯組”委會、有關領導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你們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看到希望,你們的幫助、鼓勵使我感到溫暖。這種希望和溫暖將會伴隨我創業,成為創業的動力和信心!
出國后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看中國、看人生,我看到了差距、差異。回歸的使命感和夢想最終促使我在2002年9月辭去了ABI的工作。遞上辭職報告后,公司高層為挽留我,讓我提出人員、職稱、工資等方面的要求。我謝絕了他們的盛情和好意,因為那些不是我的目標所在。
和多數海歸一樣,我們創業初始的優勢在于技術以及對產業的認知。從技術上講,我們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工業化的研發、產品開發經驗,創造、保護知識產權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也許比這更為重要的是對產業發展歷史、規律、趨勢的了解、理解和見解。這些無疑是海歸的優勢,但是當我們回到中國后會發現我們的這些優勢、特長要在中國的特定條件下經得起考驗。
有人形容在中國創業是在原始森林里創業。“原始森林”固然巨大,給能人、志士/智士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其“原始”的一面意味著多方面不完美、條件艱苦。對高科技產業來說,海歸們面臨的問題就更多。愿我們這些海歸在改變、適應的同時,依然保有我們最初的夢想,執著地為實現我們的目標而拼搏。
國內的生物產業在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之后結果并不如人意。資金的短缺、資本運作系統的不完善、產業鏈的不完整、知識產權的匱乏限制了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短視行為、惡性競爭更是給中國的生物產業雪上加霜。
知識產權的創造及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是發展中國的包括生物產業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因素。由于歷史的原因,許多至今在發達國家被保護的技術在中國不存在知識產權問題。這使得競爭格外的激烈,最終導致惡性競爭。一個例子是重組促紅細胞生長因子(EPO),這個由兩家公司生產、在歐美日年銷售超百億美元、創凈利20多億美元的產品在中國一度有30家以上公司生產,惡性競爭導致家家虧損。當生存面臨問題,何談創新與發展?
所幸的是近兩、三年來國內對知識產權產權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政府已經把創造知識產權與保護知識產權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這對我們這些以創新求發展的創業者來說是一大政策保障。我們已經有兩項技術在國內外申請了專利,年底前還會有三項申請專利。在務實基礎上的創新是我們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講務實創新是指創新要有現實需求,現實可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資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的市場有其特殊性,照搬國外的操作模式是有可能碰壁的。以核酸檢測市場為例,國外傳染病源的核酸檢測以RNA病毒(艾滋病毒、丙肝病毒等)檢測為主,占市場銷售的70%以上。中國則恰恰相反,核酸檢測以DNA病毒(乙肝病毒)為主,占市場銷售的80%以上。在對檢測靈敏度要求上也大不相同,國外乙肝病毒檢測靈敏度可達到25拷貝/ml血,而國內市場不需要這樣高靈敏度的產品,1000甚至3000拷貝/ml血足以滿足市場的要求。這使有技術優勢的海歸們感到悲哀、無奈,但是很難改變的現狀。
事實上,我早有打算回國創業,一直在找尋一個有市場需求、增長速度快,技術上我能做且只能我做,市場、銷售可以操作的項目。但很長時間未能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
2004年10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拜訪了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的法醫DNA課題組。法醫DNA鑒定技術是當今法醫物證中最先進的技術,是破案的強有力工具。我國所用試劑長期依賴進口,廣泛使用法醫DNA技術面臨價格可承受性、來源穩定性的問題。為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在科技部、公安部的大力支持下,從“十五”期間開始國產化的努力。
法醫DNA產品的生產涉及的技術多、工藝復雜。其中一個關鍵技術是化學修飾熱啟動酶技術,這一技術過去一直為ABI/Roche依靠其專利技術而壟斷,連ABI的競爭對手Promega也不得不采用ABI/Roche的酶。而我恰好在2004年開發出了一個化學修飾熱啟動酶技術,生產出的酶完全可以取代ABI/Roche的酶。另外一個關鍵技術是熒光能量轉移技術,這一技術只有很少幾個人掌握。幸運的是,我和我的伙伴各有一套熒光能量轉移技術,且各有特點。
法醫DNA課題組見面時,雙方介紹了各自的項目及專長。用“相見恨晚”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雙方從此開始了在該項目上的合作。與物證中心的合作可謂是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經過了近三年的多方努力,該項目終于走上了可以快速發展的軌道,而我們的合作也開始擴展至其它項目。當看到自己的特長能與社會的需求,國家的利益相結合,我甚感欣慰。如今該項目已從填補空白,發展到趕上、引導世界先進水平。
法醫DNA項目的順利開展為我們開展我們的中期發展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下一步我們要投入很大精力在開發血液中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篩查產品。核酸血檢是最先進、最靈敏、最可靠的血檢手段,可以顯著提高獻血、輸血的安全性。西方發達國家早在1999年即已開始強制性核酸血篩。我國由于經濟、技術原因長期以來不能開展該項工作。我在去年發明了ROM技術,該技術是核酸血檢試劑技術方面的一大突破,可以使在中國的特定條件下開展核酸血檢成為可能。在2006年在美國申請專利后,今年我又遞交了PCT申請,下一步將陸續進入歐、美、日、中等國。
2006年底我和我的伙伴許躍參加了首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我們是抱著向國內投資人、工業園區介紹我們的項目,考察國內創業環境的目的參賽的。在廣州的創業交流會上,我們的項目作為點評項目之一而有機會向大家介紹,引起了各方關注、得到好評;在接下來的項目對接洽談中,我們的項目也有機會與投資人、媒體接觸、交流。在大賽頒獎典禮上,我們的項目獲得了一等獎。洽談會上有機會與國內眾多的科技園、創業園接觸,了解各地創業利與弊。經過多處現場考查、多方利弊權衡后決定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蘇州新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賽后,“春暉杯”創業大賽組委會有關領導依然關心我們的項目。今年夏天又組織了項目的二次對接活動;在我們申請科技部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上予以幫助。當聽說我們在回國攜帶儀器在海關遇到問題時,又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這種務實、重實效的工作作風不但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也使我們看到希望,感到溫暖。創業者是最知道雪里送炭的價值的。
在各方的幫助、我們的努力下,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健康、良好的開端。我個人認為能有這樣一個良好的開始的重要原因除我們具有先進、獨特的技術、產品外,合作(內、外部的合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會保持和發揚光大這種團隊精神、不斷擴展互利合作。團隊、合作反映了現代高科技產業專業化,集成化的需要,是一種必然。空前絕后的藝術品可以由一個天才創造,但一個產業、一番大事業絕非一個人能做成。中國人的力量在整體、在合作,而不在個人。我想這對海歸/本土,個人/公司/團體都是適用的。
今年我的高中母校,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慶祝了她的90歲生日。我們屆有兩位同學榮膺杰出校友稱號,一位是我的同班同學、為中國衛星發射事業奮斗了20多年的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何星,另一位是在社會各界轟動一時的“胡暉現象”的主角胡暉。兩者的成功途徑迥然不同,前者是立足于國內發展,他的背后有政府的強力支持,但卻面臨了美國的多方圍堵。何星的名字多次出現在1998年的“著名”的考克斯報告中。后者是2002年回國創辦公司的海歸博士,他的技術在國內未得到賞識,但卻被美國的公司以國人不可理解的高價兼并,由此觸發了社會各界對“胡暉現象”的熱烈討論。
用“贏在中國”的話講,我已經“在路上”。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何星之路,胡暉之路,還是其它的路,但肯定會是一條充滿挑戰之路。堅持“務實、創新、追求卓越、服務社會”,這條路就會是一條光明、輝煌的成功之路。
我們要“贏在中國”,我們要“贏在世界”,我們更要“中國在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