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使用3D印表機活化學生點子 2013年04月12日 12時訊
在Jason Steele老師教室的一角,二部3D印表機正輕柔地運作,緩慢地從藍色塑膠細繩創造出兩個物件。
Steele老師在他那班八年級資訊教育課,使用四部印表機,讓學生能夠在電腦上發展3D物件,然后再將物件轉變為實際物品。
3D印表機能徹底改變製造物件的方式。過去必需先找供應商,訂購物品,付運費,然后等待運送;如今製造商能夠製造自己專屬物件,僅需要幾分鐘或幾小時即可完成。Steele老師想要他的學生,能為此趨勢做好準備;此外,學習數位語言對學生來說也是十分重要。
在另一位老師Phil Beatty七年級的資訊教育課,學生學習使用Google程式SketchUp。當他們升上八年級,他們將要應用程式來設計物件,并使用3D印表機創造出來。
Steele老師教導學生創造的物件,與他們其它課堂有所相關。例如,學生正學習生物學,他們可以設計細胞模型,并使用印表機創造出模型。
另一組學生對于角色扮演游戲十分有興趣,并想創造出20面的骰子。Steele老師說,學生面臨設計的挑戰,是他們必需確認每一面的角度,并理解出如何支撐著骰子每一面。骰子比萊姆還小,感覺起來幾乎沒有重量,但卻十分強韌。
Beatty老師說,Plum Borough School學區行政部門和委員會對于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十分支持。第一部3D印表機,即是由學區科技教學補助金所添購。之后,行政部門還要再補助兩部印表機。
上週,Beatty老師的七年級學生,利用木頭製造口香糖販賣機,一旦他有了3D印表機,Beatty會讓學生使用印表機來製造販賣機內部的零件,并裝在機器裏面。他表示,學生們擁有絕佳的機會,除了強調學習電腦技能之外,學習使用機器和正確使用亦十分重要。
Steele老師表示,目前的目標是讓3D印表機在學校普及化,因為它們有太多應用的機會。例如,學生在藝術課,可以使用印表機,創造出艾希風格結構(M.C. Escher-esque structure)。
兩位八年級同學Marissa Durst和Geoffrey Polley表示,他們想要高中畢業后學習電子工程學。Marissa說,她對于科技進展的速度感到著迷。Geoffrey則認為,科技教育課,奠定了他的知識基礎。他說:「如果我想要投入電子工程領域,我比別人還更提早開始準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使用3D印表機活化學生點子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