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大學入學門檻提高 中學生成績也提升 2013年04月12日 12時訊
現在正逢加國卑詩中學畢業生陸續接獲加國各大學入學通知,但學生應有心理準備,尤其是中學成績表現優異的學生,在大學將會感受到相當大的差距。
中學成績已不再與學生學習表現成正比,為配合逐年提升的大學入學門檻,12年級學生的成績常有被提高的現象,特別是頂尖大學的入學平均成績通常需要維持在90%以上。
在中學習慣拿90%以上成績的學生,在大學卻發現67%是平均成績,85%已是最高分數,每堂課必須在每項作業得到最好的成績才有拿高分的可能。
根據研究顯示,以90%以上成績進入大學的學生,在大學的表現會下降約11.9%,而以60%至79%入學成績入學的學生,成績起伏較小,約降低4.4%。
中學老師也因12年級生的升學,面臨壓力,學生及家長甚至會向老師提出要求加分,如未達此目的,便怪罪老師。
在表面分數看來,的確有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進入大學,有人及早發現,也有人在積欠許多學生貸款的債務后才了解。其實,加國在技術專業的學習機會明顯短缺,現在也有更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因未能找到理想工作,轉而投入大專校院課程,進修專業技能訓練的人逐漸增加。
目前惡性循環的現象是,當大學每年提高入學成績門檻時,中學也必須跟進提高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修課以成績高低為優先考量,若如英文是難以掌握分數的課程,學生都會選擇在較為輕鬆的暑期班完成此堂課,以免拉低平均分數。
在2007年,安大略省的中學畢業生有60%以上以A的總成績畢業,10%的學生有A+以上的總成績,與1980年的40%相比,成長許多。中學在給分方面需要有更好的衡量標準,而大學也須更清楚的對中學表明入學的先決條件,幫助雙方縮短彼此標準的差異。因現在的方式無法與學生的成績達成正比,統計數據也已說明,中學畢業成績愈高,在大學第一年的成績落差愈大,減少灌水的成績才能協助學生更易于面對大學的實際環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