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學校如何面對數位化教科書所帶來的挑戰 2013年03月08日 03時訊
雖然美國教育部已經訂下時程,希望全國各中小學能在未來五年之內開始使用電子教科書。立意雖佳,但對于學區或學校,卻是難以負荷的沉重壓力。
根據2012年9月份全美教學科技主管協會(SETDA, t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rectors Association)提出的報告指出:*政府法令仍計畫趕不上變化,遙遙落后科技發展的速度,學校無〝法〞可用。*現有教科書內容也不合時宜,沒有與時俱進。*現有經費也無法提供校內或是家庭足夠的硬體設備的更新與支援。*出版社的舊有商業模式,也不堪負荷最新的教學模式,甚至阻礙其發展。
許多學區限于經費,尚未加入電子教科書的陣容。而硬體設備與頻寬,也是學區的一大隱憂。目前一些電子內容無法相容于各種形式的硬體設備,造成流通困難。而同時上網,也造成網路壅塞,無法順利進行課程內容。這些都是已經發現的困擾。
當然也有學校順利進入數位教學,成功轉化傳統紙本為電子教科書。在SETDA的報告中提到亞利桑那州的Vail學區,已經正式發展出一套教材:"Beyond Textbooks",內容是由參與製作的教師們設計分享。使用之后的結果,發現有效增進學生數學與閱讀能力,學生成績超過該州平均分數20%。
另外值得一題的是維吉尼亞州,在2009年發展出高中物理課程〝FlexBook: CK-12 Physics〞,教師們可以免費使用或分享。2012年該州教育局結合公家資源與私人公司,發展出兩套互動式數位教科書,內容包括2,600頁的財經與經濟學。
新墨西哥州的中小學學生,目前使用Discovery Education的科學數位課本:TechBooks。這套教材的特色是平臺兼容,意即使用者可以運用任何一種硬體設備來閱讀內容。學生也可以在家中或是圖書館內,透過任何形式的電腦設備來閱讀這套教科書。
堪薩斯州則有一套針對10年級學生的生物課程教材,稱為〝FlexBooks〞。目前已經是第二學期使用,教師們可以在內部網頁中分享個人的教學筆記、連結到實驗室或是相關主題內容,這項功能也促進同事們共同研究。社會經濟能力不同所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平均,仍然在此地發生,但大部分學生家庭中可以上網,而下課后市區內的學習資源中心,或是高中圖書館,都提供足夠的時間上網,讓學子可以輕鬆取得教科書內容。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學校如何面對數位化教科書所帶來的挑戰一位教師提醒大家,現代的教學型態強調互動與聯結,我們不能指望21世紀的學子還用老觀念、老方法來學習。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