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瑞典執政黨教育改革政策方向 2013年03月01日 10時訊
瑞典未來教育政策發展重點應在加強基礎知識及技能上。家庭社經地位較差的學童因廢除低年級的成績評定而成為最大受害者,因此瑞典執政黨溫和黨未來的教育政策訴求即是希望能重拾小學三年級成績評量注的政策、加強教師角色及增加數學、瑞典語、英文的課堂教學時數。現今就業市場,以及社會對現代人的基礎教育要求有漸趨提高的趨勢,唯有具備優良教育的勞動力才能帶動及增進產業發展,并提升薪資待遇。教育政策必須跟上社會所需,因此落實教育政策加強基礎教育是必要的。教育對就業及社會凝聚力有其重要意義。維持全國各校平均教育水準及教育品質是推動社會流動、打擊社會排外現象及提升種族融合的重要工作。教育目標是為能讓學生獲取知識,獲得理論及實際操作的技能,使學生取得就業及升學之鑰。眾多教育研究及教育經驗均顯示,由教師課堂傳授清楚明確的基礎知識,再配合回家作業及考試是維持教育品質及全國各校教育水準的最好方式。溫和黨擬在教育政策上以此為重點提出以下五個政策來提升學生學習成果:1.加強教師角色并增加偏遠區域教師資源:學生要取得好成績取決于教師素質。聯合執政黨(包含溫和黨、自由黨、中央黨及基民黨)將推動的教師晉級(第一教師及講師)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師一職的地位;優秀教師更進而能改善學生學習成績。另外,對偏遠地區教師給予更多資源協助,并提供所需教學指引以改善教師教學。2.下修成績評量年級并增加全國學測考試:研究顯示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其子女教育成果因早期廢除低年級成績評量而明顯變差。成績評量是基礎教育發展平等的重要利器,也是提供校長及學校主管對該校強弱學生成績差異改善方向的主要依據。因此,建議將成績評量年級下修至三年級。3.增加低年級教學資源并向下延伸義務教育:研究表明接受教育刺激的年齡越低,其學習成就越高。因此,向下延伸將學前預備班納入義務教育及為每位學生設計個人學習計劃并提供必要協助是使所有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最有效的前提要件。4.增加數學、瑞典語及英語課時:數學及語言能力好對于吸收其他門學科知識相當重要,而這也是目前就業市場所需的人才條件。瑞典要能維持其國際競爭能力,需要提高其工程教育及科技、自然科學的研究。雖然一年來已開始推動增加數學課時的教育政策,但和其他OECD相比,仍有改進空間。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瑞典執政黨教育改革政策方向 5.加強職業課程及師徒制課程的教育:青年失業率較低的國家往往是其教育和職業連結得很好,例如:透過職業教育及完善的師徒制教育系統。瑞典必需繼續加強高中職業課程教育,并擴大辦理師徒制課程并改善其教育系統。注:今(2013)年秋季開始學生學習成績評量成級下降至六年級。譯稿人:駐瑞典代表處 文化組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