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 新聞資訊】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保持就業競爭力的“奧”秘 《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保持就業競爭力的“奧”秘》新聞由中國教育報02月08日報道,轉載。
作為世界上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奧地利的創新能力在歐盟27個成員國創新能力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奧地利高效的創新體制與創新經濟、較強的創新能力,與有效的高新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息息相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應用科技大學。
1993年,奧地利通過《應用科技大學法案》,在9個省建立以科學為基礎、以實踐為導向的應用科技大學(),以加強奧地利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獨立性,提高課程的質量和效率。
各類學校畢業生一視同仁
奧地利中等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體。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后,奧地利學生20%上普通高中,80%選擇各種職業教育,其中14%的學生上中級職業學校,26%的學生上高級職業學校,40%的學生則接受雙元制形式的學徒制職業教育。
1997年,奧地利參議院通過一項法律,規定從1998年起,凡是接受過正規的學徒制、學校職業教育和職教機構培訓的學生,以及自學者在內,在通過一種新的考試以后,可獲得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資格證書,即所謂第二階段教育畢業證書。在此之前,只有高級職業學校的學生能夠繼續升入應用科技大學學習。設置第二階段教育畢業證書在奧地利教育史上是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是首次承認非學校教育與學校教育教給的知識、技能具有平等的地位。
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的入學條件非常寬松,但競爭較為激烈。申請應用科技大學須提交書面材料,經過審查、口試或面試后才可以被錄取,平均每個應用科技大學的入學機會都有3名申請人在爭取。
多樣化課程提高就業競爭力
截至2010年,奧地利共有19所應用科技大學,一共開設了518個學位課程,涉及經濟和商業管理、旅游、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傳媒設計、保健和福利、新聞業和軍事服務等領域。由于應用科技大學的辦學質量很高,學生就業很有競爭力。據歐盟的一項調查,2010年歐洲25-49歲年齡段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中,失業率為8.2%,而奧地利僅為2.5%,在27個歐盟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二。
【中國教育報 - 新聞資訊】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保持就業競爭力的“奧”秘為了與歐洲各國高等教育體系對接,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主要提供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文憑學位(),其中一般包括1年左右的實習。1996至1997學年,應用科技大學開始提供適宜在職人員學習的課程。如果申請人能提供足夠的相關職業活動證明,可以免除實習環節,學士和碩士課程可縮短為6個學期。
獲取碩士學位或文憑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在大學相關專業攻讀博士。
內外監督保證教育質量
為了促進教育領域的創新,增強與就業部門對接的靈活性,奧地利降低了對高等教育機構及其所提供課程的法律法規方面的要求,教育質量由應用科技大學委員會監督,法律上并沒有嚴格標準。
應用科技大學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由奧地利聯邦政府任命,其職責是審核應用科技大學的設立和學位課程的設置,以及國外學歷認證等。一個新的應用科技大學學位課程,需要由應用科技大學委員會認證,認證期最長不超過5年。超過認證期后,必須重新認證。應用科技大學委員會還會定期重點檢查學校的質量保障和提升方案及實施過程。奧地利是歐洲第一個推出應用科技大學認證系統的國家。
除外部監管外,由于具有高度自主權,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是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培養質量的第一道防線。應用科技大學的專業課考試標準由各校自行確定。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沒有班級與年級之分,采取完全學分制。大多數課堂不點名,教師也并不在意學生是否來上課,學生只要通過所有考試并完成相應的學分就可申請畢業。每門課程可考3次,若3次沒通過就會被退學。
每年核算學額標準成本
奧地利普通大學是公立和免費的,而應用科技大學是非公立和可以收取學費的。
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的舉辦者不是聯邦政府,而是各州政府或私人團體,他們負責學校建設、設備配置等固定資產成本費用。提供學額的成本,即學校運營、管理的費用,舉辦者承擔10%,聯邦政府承擔90%。
鑒于教職工工資和運轉成本經常變化,奧地利每年都會重新將每個學額的成本重新計算,按類別折合為標準成本。學額數量取決于應用科技大學與聯邦政府簽訂的發展和資助計劃。按照奧地利國會2000年的一項法案,舉辦者每學期可以收取363.36歐元的學費,但是否收取由舉辦者自主決定。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隨著工商業界需求的變化,應用科技大學提供的專業數量與內容也會隨之調整,使畢業生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中國教育報 - 新聞資訊】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保持就業競爭力的“奧”秘《中國教育報》2013年2月7日第2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