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教育部提供大量獎學金鼓勵大專生投入中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2013年01月30日 10時訊
由于英格蘭地區的中小學校學童在近幾年的國際型測驗當中數學成績表現皆不盡理想,包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從1997年開始推廣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2009年參與該測驗的英格蘭學生的數學平均表現只拿到493分,比全體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496分還要低,也因此排名從2000年時排名第7位,到了2009年時在參與的48個國家或城市中排名掉到第21名(PISA每三年會進行一次測驗,最新一期的測驗已于2012年進行完畢,但目前為止最終成績尚未公布)。
另外,國際教育評鑒成就組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自1995年起每四年進行一次的測驗,國際數理教育成就趨勢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主要是了解各國10歲及14歲學生在數學及科學上面的表現。最近一次TIMSS的測驗已于2011年進行完畢,10歲學生的表現從2007年第7名退步到這次的第9名;14歲學生的表現則是從2007年第7名退步到這次的第10名。
面對這樣的成績,英國教育部近日研擬一些辦法希望能提升中小學生的數學成績表現。目前確定未來的政策除了包含未來中小學數學教科書的內容將會加深之外,日后的升學考試也將禁止學生使用電子計算機應答。此外,教育部將于2015年在中學所推行的英國中學證書(English Baccalaureate Certificate, EBacc)制度,在教學及考試科目上也都會強調數學一科的重要性。除了教科書及考試方面的改善之外,教育部也聯合了英國數學研究與應用學院(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MA)、倫敦數學學會(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LMS)以及英國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RSS)在今年提供每人20,000英鎊,150位名額,總計300萬英鎊的獎學金,藉此吸引有志進入中小學校園教數學的大專生和研究生。
這筆經費預計將從教育部底下的教學署(Teaching Agency)提撥,但是將尋求上述這些民間學會幫忙推廣宣傳,藉以讓有興趣的年輕人投入數學教職行列。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英國教育部第一次撥款成立獎學金培訓特定領域的中小學教師了,過去由于英格蘭地區學生的科學成績表現始終不佳,教育部也曾以獎學金的方式培訓了優秀的年輕人成為物理教師、化學教師以及電腦科學教師,最后獲得不錯的成果。因此這次英國教育部打算比照過去的政策培訓一批優秀的新任教師投入數學的教學工作。
學校名稱:英國華威大學 University of Warwick 所在位置:英國,Coventry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965年學歷:專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6734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Team, Student Admissions and Recruitment Office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Cov8352
事實上從英國數學研究與應用學院的官方網站即可發現到其學會成立的宗旨,就是在英格蘭地區的中小學教育以及高中階段推廣數學,另外就是讓學校的數學老師可以透過該網站進行經驗交流分享,過去的研討會也曾以學校的數學教學為主題進行論文發表。此外早在1865年即成立的倫敦數學學會性質也頗為類似,但同樣肩負督促英國教育部推廣數學教育的工作,亦曾出版相關的數學教育書籍。這正說明了此次英國教育部除了透過部會里面的力量宣示未來加強中小學的數學教育之外,也積極尋找相關的學術單位合作,藉此吸引更多有興趣的年輕人投入數學教學的工作。
資料
學校名稱:英國華威大學 University of Warwick 所在位置:英國,Coventry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965年學歷:專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6734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Team, Student Admissions and Recruitment Office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Cov8352
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