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教師工會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2013年01月30日 10時訊
未來的十年,不論你住在加拿大的哪一個省分,由哪一個政黨掌權,學校的抗爭將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加國公共部門的規模逐漸萎縮,市場也已飽和,許多工會均為了保護權益而態度強硬。此舉不僅影響每一位公務員,也使加國政府不愿再輕易與各工會妥協,因一旦政府與某個工會妥協,其他必群起抗爭,爭取更多權益。目前加國安省共有超過110萬人領取政府薪資(除公務員外,還包括社工、護士、教師及警察等職業),每年所領薪資高達580億加元。
按常規來講,凡領公家薪資的人均需以大眾利益作為優先考量,一旦為公務員撐腰的工會越發強大時,他們便可藉由不同管道(如爭取加薪、工作保障、更多的養老金和保障自身的工作需求)向政府爭取更多利益。工會的目的在于為他們的會員爭取更多權益,而這些正好與大眾的利益背道而馳。
無可否認,教師被視為專業職業,但許多專為專業人士所擬定的規定條約卻不適用于他們。教師們的工作時數均有教師工會精確的規範,并且沒有實質的績效成果報告(所填的評估表也僅為書面報告參考作用)。除了教師沒有所謂的績效工資外,教師也不會因教導有方受到表揚,更不可能因教學上的失誤而丟了工作。
加國教育體系變化向來不大,學生依舊每天照著固定的課表上課,所學的內容也依舊使用制式化的科目。多位教育學家認為此種一體適用的授課方式所能達成的效率非常有限,學生的所學和發展也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此種事半功倍的教學方法因教師工會的限制而無法做出改善,教師也只能遵守制式化的規定授課,最終,吃虧的無非是學習較慢的學生,他們在趕進度的學習過程中被迫去適應他人的速度,往往無法學有所成,這也說明了為何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生仍缺乏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多位教育學家建議教師將授課內容張貼于網路上,以便學生用自己的速度學習,同時于網上進行模擬考試,而在校的授課時間則改為「創意教學」,內容包括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邏輯思考和師生間的互動關係等,建立一個較針對個人且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但就目前看來,想在教育系統上做出改變絕非易事,原因無他,就因公共教育市場早已被壟斷,長久以來的官僚制度和傳統早已根深蒂固,教師工會的存在更是確保了現況的維持。如何為學生帶來更完善的學習環境向來不是公會抗爭的主因,這也說明了為何近日的罷課抗爭活動均以工會利益為出發點,卻從未認真討論該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教師工會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