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歐盟文教系列報導之25--歐盟執委會啟用歐洲技能護照(European Skill Passport) 2013年01月30日 10時訊
歐盟文教總署最近宣布啟用歐洲技能護照(European Skill Passport),希望大家多利用,以減緩歐洲嚴重的失業問題。
在現代社會中,除正規教育,教室以外非傳統的學習同樣能增加歷練,增進能力。歐洲技能護照著眼于此,將非正規教育的學習及歷練,納入個人的履歷,提供更完整的個人經歷的描述,而雇主也能更容易找到合適職缺人選。
歐洲技能護照是行之有年的歐洲通行證(Europass)的一部分。2004年12月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決議,將建立一通行歐洲的職業文憑與能力單一且透明化的架構,以促進人民移動。經執委會與歐洲職業訓練發展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CEDEFOP)合作,依據哥本哈根歷程(Copenhagen Process)組織的透明化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On Transparency)開發的「歐洲通行證」電子範例(prototype),架構出現行的歐洲通行證。
歐洲通行證入口網站以26國歐洲語言,協助個人建立其歐洲通行證,從2005年啟用迄今,計超過2千萬人使用。之前歐洲通行證主要包含5項文件:?一、履歷表(Curriculum Vitae),由當事人自行填寫,說明自己的能力和基本資格,可隨時更新。
二、語言護照(Language Passport),由當事人自行填寫,說明其語言學習經歷及自我評估語言能力。
三、移動護照(Europass Mobility),由學校等教育機構核發,紀錄其在國外就學或就業情形
四、補充證書(Certificate Supplement),由國家權責機構核發,說明職業文憑內容。
五、補充文憑(Diploma Supplement),係歐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共同開發的,由高等教育權責機構核發,記載文憑或學位持有人的學習成就。
執委會為了提昇歐洲通行證的績效并擴大運用,分別于2007及2012年檢視評估,并據此規劃2012-14年歐洲通行證的方向,主要為增加三項新功能:
歐洲技能護照以資料夾型式,納入歐洲通行證及其他各正規與非正規職能的歷練、職能證明文書。
歐洲經歷護照(Europass Experience)紀錄各非正式的學習及工作,如:暑期打工、志工、會議參與、職務代理。由于這些經歷往往無正式文書證明,因此歐洲經歷護照設計,可由個人填具電子表單,透過網站,送由雇用單位或活動單位簽核證明。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歐盟文教系列報導之25--歐盟執委會啟用歐洲技能護照(European Skill Passport)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能力由當事人自行填寫,針對非電腦專技人才,自行說明其ICT能力。
歐洲通行證在納入此3項新功能后,結構也作了調整,一劃為二:第一部分為CV(Curriculum Vitae):除保留歐洲通行證的CV內容,另外加入新增的ICT能力;第二部分為歐洲技能護照:保留原有歐洲通行證中的語言護照、移動護照、補充證書及補充文憑外,將于2013年底加列新開發的歐洲經歷護照。換言之,歐洲技能護照成為一個各項證明文件的資料夾,提供個人CV各項正規及非正規學、經歷的完整證明文件。
歐洲通行證是2010年歐盟規劃新職能項目表(Agenda for New Skills and Jobs)13項方案之一,被視為搶救失業的利器,并規劃自2013年起,將與其他的就業、進修等網絡結合。如:歐洲通行證的CV可直接上傳至Eures(the European Employment Service)就業服務網站,以增加求職者與雇主媒合的機會;另外在歐洲通行證注冊履歷者,也可獲得Euroguidance、Ploteus、Erasmus及Euraxess等網站所提供各項教育訓練、跨國學習、學生及教職員、研究人員交換等資訊。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