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智利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為中國留學生編輯、編譯、收集、整理海外留學新聞:《把努力當成生活狀態》01月14日神州學人報道。莊偉,在讀博士,留學瑞士,研究方向為WTO法律、國際爭端解決和知識產權法,2011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獲獎后將獎金捐贈給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用于支持山東大學法學院志愿者赴山東省臨沂市費縣等邊遠地區支教。
感謝祖國對我過去酸甜苦辣的求學生活的肯定,這是莫大的鼓勵。
感謝祖國獎勵的6000美元,這對于很多人只是一個小數字,但是對于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可能意味著很多。雖然我也需要錢,但我知道或許用在一些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更能體現其價值。所以,我決定把該筆獎學金捐出。 ——莊偉
我穿越不了時空去救助那個曾經處于弱勢的我,但至少我可以幫助那些現在仍像曾經的我的孩子。
關于青春的故事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捐款?”
要詳細回答這個問題,或許需要從一個關于青春的故事開始。
像大多數國人,孩提時代的我也有一個清華北大夢。優異的成績和一帆風順的經歷,讓我覺得或許這會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很快高考便極其殘忍地讓我從夢想中醒來去盡早體驗現實的滄桑。
每每想起這份過往,就像是在傷口撒鹽。歲月不曾療好此傷,可我已不會再痛,或許是傷口已被風干。至今我都不明白為何會毫無跡象地栽在自己的強科上。
探求無果的絕望讓我天真地放棄了自己擅長而鐘愛的數理化,選擇了法律。我以為法律中有救濟,就會有希望。
就這樣滿懷期待地走向了我的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走出齊魯大地,來到位于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學。
很快,我就注意到大學里平凡的大多數之外有那么兩類人:
一類來自貧困山區,沒進過幼兒園,小學教室雨天會進水,大學前沒走出過大山,認不得幾個名牌,英語成績很好可口語很差,以學院第一的成績進入某班。
學校名稱:智利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另一類來自繁華大都市,上過好的幼兒園,參加過各式培訓班,享受過優越的教學資源,會追星也有“品位”,考英語四級吃力可口語不錯,比第一類人進入相同學院的成績低一兩百分。
于是,相形之下,前一類人就成了眾口相傳的“書呆子”、“高分低能”。而我恰恰屬于這類人,從沂蒙山區初到大都市的我,面對環境瞬間的變幻,即便積極地去融入,勇敢地去挑戰,也常有手足無措的時候。升入大學的滿腔熱情很快就被封存在冰窖里,曾經那個樂觀愛笑的我已不復存在。
我茫然,因為不知如何安置那顆愛做夢的心;
我懷疑,因為努力很多時候只會白費;
我無奈,因為我可以選擇法律卻選擇不了平等;
……
平等不會輕易呈現,可我不會輕易放棄對平等的追求。
我穿越不了時空去救助那個曾經處于弱勢的我,但至少我可以幫助那些現在仍像曾經的我的孩子。
他們中的許多,有著旺盛的求知欲,卻沒有太多的課外讀物;
他們或許是留守兒童,或許父母文化水平本身有限,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規劃未來;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考上大學或外出打工前,都沒有走出過自己所在地的縣市,或許直到現在,電腦之于他們仍像來自外星球的高科技;
他們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視野高度,很多時候也就決定了他們的前途,他們中的很多人即使奮斗一生也沒有機會和城里的同齡人一起喝咖啡。
他們就是需要我們關愛的人。
于是,4年后那個梔子花開的時節,我加入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行列,遠離了校園的浪漫和都市的喧囂,來到川西小城——四川省沐川縣,在縣紀委案件審理室工作,并兼任該縣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團支書。
學校名稱:智利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除了朝九晚五的法律工作,我積極下鄉走訪,從學校到農家果園,再到村民的家。在走訪中,我遇到了家徒四壁的小成琳,并且嘗試資助過她的生活費一段時間,但由于繼續讀書后自己的經濟條件有限而停止。
春天永遠不懂冬天的悲傷。
一部分人的幸福并不會讓整個世界充滿陽光。
社會資源的分配不盡完善,但是,我們都應有一顆正義之心。
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助弱勢者一臂之力,可能力有限。現僅期望這份獎金能為那些沂蒙山區鄉鎮中學的學子們帶去些許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
在實踐中探求法律的真諦
2007年,我有幸獲得山東大學海外留學基金的資助,赴荷蘭蒂爾堡大學法學院交流。期間,我收到了日內瓦高級國際關系及發展學院和日內瓦大學法學院聯合培養國際爭端解決碩士項目的錄取通知,并獲全額獎學金。在日內瓦攻讀碩士時,由于成績優秀和表現突出,我又被日內瓦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
法律的真諦是實踐。成功的法學博士論文,也定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體。2009年8月,碩士論文一寫完,我便開始在日內瓦一政府間國際組織——南方中心知識產權處實習。由于之前已獲得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實習機會及其提供的資助金,所以,和這里實習合同只簽到10月初。
在南方中心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里,我第一次全程參加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為期10天的成員國大會,并為南方中心做了會議紀要,這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國際談判的藝術。此外,我還為發展中國家政府代表的模擬談判訓練準備了背景資料,并參與了相關基礎熱點的研究,而我現在的博士論文課題就是從中選定的。
2009年10月,我匆匆告別南方中心,來到位于德國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實習。
開始的時候,我參加了一些關于爭端解決管轄權、漁業糾紛、海洋劃界、北極資源保護等課題方面的培訓。我們法律部3個實習生的主要任務包括:每周一跟蹤上周各地區發生的與國際海洋法或海洋爭端相關的熱點問題,并整理摘要,發給整個ITLOS的法律工作者及大法官們;同時,要協助自己的指導老師做研究,研究的主題通常是有關大法官指定的;另外,我們每個人都要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寫一篇論文。
學校名稱:智利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實習期間,正好“智利VS歐盟箭魚案”終結,我們有幸參加了庭審,也有機會和幾位大法官約談和交流。他們的智慧和獨特見解,總讓我覺得自己的問題很幼稚,也讓我明白了實踐中法律問題的復雜性。
2010年元旦過后,我回到日內瓦,開始閱讀相關資料,和導師討論,并修改論文提綱,同時,也向幾個涉及我研究課題的國際組織發了自己的簡歷。
很快,我就接到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知識產權處的面試通知,兩三周后便開始在那里實習,之后由于表現出色,被留下來繼續工作了幾個月。
親歷政府間的討論,同專家面對面地交流,參與主題報告的研究,這些都讓我學到很多從論文和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也為我的博士論文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此外,我也經常受邀參加國際會議并作學術報告,虛心傾聽有關學者的見解,積極地同相關專家交流自己的觀點,這對開闊學術視野和提升學術技巧有很大的幫助。
2011年8月,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獎學金的資助下,我開始在馬普學會知識產權和競爭法研究所撰寫博士論文。同年10月,我被國際可持續發展法律中心任命為項目副研究員。2012年10月下旬,在劍橋大學勞特派特國際法研究中心的邀請下,我來到該中心,繼續撰寫我的博士論文。
博士生的學術生活是枯燥的,為按時提交任務,犧牲周末、假期或熬夜是常有的事,但我也會忙中偷閑,享受大好的青春年華,在外出旅行中凈化心靈,在文化盛宴里陶冶情操,在派對聚會中狂歡宣泄。
我常常想,讀博之于女生就像是一場賭博,我們的籌碼是青春。失落時我也悵然,用幾年風華正茂的日子去讀博士究竟值不值得?作為女博士生,我們錯過了太多,或是一份誘人的工作,或是曾經所謂的海枯石爛的愛情。
但是,我不會后悔當初的選擇。套用別人的一句話,“不管命運如何,我漂泊的夙愿終于實現。”
學校名稱:智利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時光若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出國已5年。過去的歲月,我在荷蘭、瑞士、德國和英國間穿梭,如同一片云,不停地順著機會的方向飄泊。但無論在何方,我都努力讓自己活得精彩。
我知道我的事業剛起步,積累經驗,豐富經歷,開拓視野都是很重要的。我也時刻準備著收拾行李,前往下一個驛站。不管在哪里,我都會把優秀作為生活習慣,把努力當成生活狀態,只為對得起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的自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